您介绍几个买家。”菊生不愿意再被欧阳詹绕进去宛娘这个话题,径直说明来意。
“好主意!孤必定捧场。”崔瑾拍掌笑道。
欧阳詹没有发话,只是紧紧地盯着菊生,释放出在朝堂上居高临下的强大气场,直至将菊生吓得腿软,一屁股坐在玫瑰椅上。
罢了,这么单纯的小姑娘,必定是被人利用了。
“舅舅,孤不怕有菊生姑娘在场,本就想商讨着以梅先生为切入点,推行科举制度改革。科举重明经,轻实用,拒绝了不少像梅先生这样空有经纶济世之志而无法展示真才实学之人。”崔瑾原本是试图打破尴尬气氛,却越说越发激动。
“太子殿下打算如何改革?”欧阳詹问道。
“第一步是效仿前朝,建芙蓉园,广纳幕僚。第二步是整顿太学,设置商学、武学、医学、律学等科目,培养专门人才。第三步是将太学三年的年度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科举考试当中。最后一步是完善吏部考核制度,让中下级官员得到更多的任用和提拔。”崔瑾扬起瑞凤眼,笑若朗月入怀。
“太子殿下,你这是变法。”欧阳詹沉声道
变法不同于改革,将会触及诸多上级阶层利益,很难成功。即便成功,总有牺牲者,主导变法之人首当其冲。
“舅舅,听说梅先生自缢,孤深感痛心。科举制度创建之初,的确可以选拔出有才学的寒门子弟,为国效力。但是,现在呢,放眼整个宣政殿,有多少个是通过科举而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况且,文臣贪财,武将怕死,遇到天灾而推卸责任的官员,孤见得疲乏,真正为民请命的,都困在山旮旯里,等着百姓筹集棺材本。孤建芙蓉园,就是想告诉世人,科举制度暂时无法收获的人才,孤照单全收!”崔瑾着急起来,将这些年埋在心底的豪言壮志一股脑儿倒出。
“菊生姑娘,你有把握,打造出的玉山子可以体现梅先生的风骨吗?”欧阳詹沉思许久,方望向菊生,眸光深沉,黑不见底。
语罢,崔瑾欣喜万分,舅舅这算是答应他走出第一步。
“崔瑢公子可以帮我。”菊生小声道。
“菊生姑娘,怎么突然想到宣传梅先生的墨宝?我听说,你接了杨尚书替梅先生下的玉俑单子。”欧阳詹不咸不淡地道。
“梅先生很可怜。而且尚书大人很大方。”菊生笑道。
“菊生姑娘,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了,杨尚书和二皇子殿下是否在你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