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有田的。
洪都刚推行井田制,几乎人人手中都有田地。田地旁自然也有供农忙时居住的屋子。
洪都被围,城中无法供应太多百姓吃喝。陈标让哥哥们把城中百姓主动遣散出城,回到自己田地中。
离洪都城池较远的百姓可以躲在自家地窖中,离洪都城池较近的百姓则收拾家中粮食,结伴去山中躲避。
有朱家军组织,在新任命的里正和团练们的带领下,城中普通人家的老弱妇孺依次有序地撤离。
或许乱世中很少有军队在守城前还管老百姓死活的,百姓们离开时都颇为不舍。有些人走了一半,又折返回来,往维持秩序的朱家军脚下放一小袋粮食、几个鸡蛋、一小段布头然后再匆匆跑走。
朱家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陈标借朱文正之口下令,朱家军继续站岗,无视百姓的举措,让东西就堆在他们脚下身前。
最好的反应就是没有反应。
百姓这种举措不仅代表了朱家军所获得的民心,也为洪都城离开或留下的百姓打了一剂强心剂。
当百姓和将士心中为即将到来的恶战担忧时,看到这一幕,他们一定都会坚定信念。
这个时代不懂军民一条心,但陈标懂。
洪都百姓想要朱家军留下,朱家军想着洪都百姓希望他们留下。他们看到了这件事,守城再困难,也不会动摇城中留守将士和百姓的意志。
普通老百姓的遣散非常迅速,但在遇到富户、特别是拥有较高名声的士族时,朱家军遇到了麻烦。
富户家中财富众多,让他们留下来,他们怕死;若让他们离开,他们又带不走所有财富,担心被抢。
人善被人欺。
若是寻常时候,这些富户都会自己想办法。若遇到损失,那也就只能认了。难道他们还指望这些军阀们给他们赔偿?
但朱家军是好人啊。于是他们就开始闹了。
他们推举了德高望重之人来和朱家军主事者商议,说要让朱家军清点家中财产,如果他们回来时家中有缺漏,就让朱家军赔偿。
如果朱家军不肯,他们就说留在城中,朱家军保证不征他们的粮和人,还要在他们生活困难时伸出援手。
他们头头是道,说已经认可朱家军是朝廷,所以朱家军就要担负起朝廷的责任。
洪都管辖的地方不止府城。洪都府类似于后世地级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