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了解他们的知识有多匮乏,所以用尽可能最直白的话将井田制讲解了一遍。
讲解完之后,宋濂犹豫了一下,又夹带了一点自己的思想输出,说了井田制的好处和弊端。
井田制的好处自然是抑制土地兼并,让百姓们都能有田耕。至于坏处,自然是全天下的富人肯定会不同意。
将领们都傻眼了。
土地全部归公?咱们只能耕作,地不归咱们?
如果咱们还只是贫苦人,这个井田制倒也不错,不用担心哪天田被地主豪强抢了。
但咱们现在不是贫苦人啊,咱们也想抢别人的土地啊!
他们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肯定不敢这么说。他们只能纷纷发言,说阻力太大,那些地主士绅肯定强烈反对,总不能全砍了吧?
说完后,他们忐忑不安地看向朱元璋。
因为以他们对朱元璋的了解,如果朱元璋非要实施这个井田制,还真可能做出把反对的地主士绅全砍了的事。
宋濂也看向朱元璋。
井田制是他的希望,是他认为的能解决天下不公的理想制度。
但这个理想制度经过许多儒家大贤的推动,仍旧不能重新在华夏大地上出现,其弊端和阻力显然大到宋濂也只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朱元璋真的要执行井田制吗?
宋濂攥紧拳头,心里不抱希望。
朱元璋敢得罪程朱理学的文人,却绝对不敢得罪天下所有士绅豪强。因为士绅豪强有钱有粮有人,被逼急了各个都能在乱世拉起一支队伍。
但宋濂心中又存着一丝奢望。他想,如果朱元璋敢实行井田制,哪怕朱元璋注定成为众矢之的,未来可能万劫不复,他也会陪着朱元璋,哪怕万劫不复。
宋濂声音颤抖:“大帅,你执行井田制,就是与全天下富人为敌啊,请三思!”
他双手拱手平举,狠狠弯腰,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
朱元璋环视了一圈那些焦急的反对的将领们,脑海中闪过天书中的话。
为什么农民阶级无法推翻地主阶级?因为当他们起义,变得有权有势之后,他们的阶级就会发生变动,从农民阶级变成地主阶级。
他曾经疑惑,为何弱者变强后会欺辱弱者,人心怎么这么容易变坏。
天书告诉了他原因。
阶级啊阶级。所以标儿透露的未来,那个“大明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