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5 章 第 5 章(6)

也辞官。

比如后世被吹得神乎其乎的“浙东四先生”——刘基、宋濂、叶琛、章溢。

直到朱元璋占领了大半个浙江,这群人终于开始急了。

历史中,要到了明年,李善长多次向朱元璋强烈推荐“浙东四先生”,朱元璋才将这四人征召了来。

之后这些人也藏着掖着,颇有些捏着鼻子强就了朱元璋的意味。

所以朱元璋才会在建国后,封了江浙文人功劳最大的刘基一个阴阳怪气的“诚意伯”。

后世电视剧中,多把江浙文人当做忠臣,淮西文人当做奸臣来描绘。一些野史也将明初“淮西”“江浙”两派文人争斗写得精彩纷呈。

其实江浙文人在明初根本没能进入过皇帝的视野,完全没资格和淮西文人比。

即便是洪武皇帝杀光了大半个朝堂,但也没想过让江浙士绅来充盈朝堂。

所以江浙士绅聚在了朱标身边,试图从太子入手。太子朱标死后,他们大多继续跟随太孙朱允炆。之后被朱棣一窝砍了,再次沉寂。

明中期后,他们才渐渐占据朝堂。东林党人们就是江浙士绅的代表。

之后话语权被他们把持,各种野史和小说加成下,刘伯温成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甚至衍生出什么斩龙脉的传说,仿佛刘伯温成了地上仙人。

连刘伯温被封“诚意伯”,也是李善长等奸臣捣鬼。明明李善长是刘伯温的伯乐。

朱元璋知道江南士绅读书很厉害,文人们个顶个的强。以后他要当皇帝治国,肯定少不得江南士绅的支持。

但至少现在,朱元璋牛脾气犯了,特别不想理睬这群人。

他甚至看到江浙那群眼高于顶,各个等着他“三顾茅庐”的名气超大的文人们,有些犯恶心。

于是这场会议便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先把扬州打下来再说。

李善长叹气后留了下来,私下对朱元璋再次重申了重用江浙文人的意见。

朱元璋满脸憋屈。

李善长道:“大帅,你至少把浙东四先生征召来。他们四人都有诸葛之才。”

朱元璋瓮声瓮气道:“先生才是再世诸葛。”

李善长哭笑不得:“我有几分能耐,我自己不知道吗?大帅你要说我是在世萧何,我还能厚着脸皮应下,再世诸葛可不成。朱先生倒是再世诸葛,可惜已经年老,除了在大策略上给大帅谋划,攻城略地的细微之处,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