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3 章 第 3 章(3)

煤矿这件事,他就是等着摘我们家的劳动成果!”

朱元璋:“不至于不至于,大帅不是这样的人。有了煤矿,冬季就冻不死人,冶炼铁和铜也更容易,大帅这样做是应该的。”

陈标在脑袋上顶了一条打湿了凉水的帕子,以免把自己泡晕:“重要矿产的确应该收归国有。但他要收早点收,等咱们家把架子搭好之后才收哼哼,他就是故意的!”

北宋的时候煤炭运用已经很普遍,陈标只是改进了蜂窝煤而已。他可不相信朱元璋不知道煤炭的好处。当时朱元璋同意陈家运营煤矿时,陈标还挺感动。

结果搁这等着坑我呢!

朱元璋:“”这个我该怎么回答?我不是故意的,只是在蜂窝煤出现前,我没想到蜂窝煤能取代木炭木柴?

朱元璋只是个农民,应天又是他第一个固定地盘。他在陪着陈标接触这些事前,真的不懂。

当爹的绝对不能在儿子面前暴露无知,至少,陈国瑞这个马甲已经很蠢了,朱元璋这个马甲一定要维持住他无所不知的逼格。所以朱元璋只能默默听陈标抱怨,默认了这口锅。

陈标抱怨了一顿后,澡也泡得差不多了,朱元璋也再次想起了正事。

父子俩这次换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说正事。

朱元璋躺在树荫下的吊床上,陈标继续仰躺在他爹肚子上。

朱元璋拍了拍肚子上的儿子的肚子:“标儿,你说十八户十八户是什么意思?”

陈标道:“就字面意思。”

陈标融合后世记忆的那个“陈标”,是一个学经济和金融的。他对明朝经济发展情况和每个政策的影响了如指掌,但对明朝的历史人物了解非常少,又不常看小说和影视剧,记不得几个历史名人的名字。

朱元璋那一家子,陈标只记得朱元璋、朱棣、朱允炆的名字。连朱元璋早逝的太子,他都不记得叫什么。

朱元璋的大臣,除了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和胡惟庸这几个名字外,他还知道云南有个沐王爷,但沐王爷叫什么来着不清楚。

所以陈标对明朝开国初期这些历史事件处于“有所耳闻”“只知一二”,具体涉及到哪几个人,不清楚。

这很正常,一般人看故事就够了,谁会记人名啊。

但“张明鉴”这个在历史中都只是小喽啰的名字,陈标可太熟了。

研究江浙一代经济变迁的时候,难免提到几次大屠杀。在元末明初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