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子说:“那赶紧倒出来,给张员外送去。”
顾纤纤问:“掌柜子,您这边还替人煎药?”
“是的,”掌柜子笑笑,“有些病人嫌家里药味浓,怕熏着了家人,唉,其实这煎药多香。”
顾纤纤可不敢苟同,她可怕药味了,小时候喝中药那味道简直了
比她做的螺蛳面还要上头!
她问道:“掌柜子,我这还有一些瓦罐,您看可不可以煎药用?”
说着,将筐子里的那些瓦罐都拿出来。
掌柜子看了一眼,从里面挑了几个带盖子的,形状也比较中规中矩的。
“这几个可以,多少文?”
顾纤纤说:“一个二十文,这是五个,一百文。”
“这么贵,”掌柜说:“便宜一点。”
“掌柜子,我这瓦罐质量可好了,您瞧瞧多厚实,您再听听这声音,多脆,要是做得再精致点,都能赶上瓷器了。”
“得,被你吹得没边了。”
“掌柜子,要不是我的药材丢了,现在讨价还价的人,恐怕就是我了。”
掌柜子笑了笑,“行,给你八十文,不能再多了。”
“我再送您一个,凑个一百文好不好?下次药材我给您也便宜点。”
跟掌柜子叽里呱啦地讨价还价了半天,终于六个罐子算一百文钱。
他们熬中药,经常会把罐子熬裂开了,所以要备用一些。
这些罐子虽然不是专门用来熬中药的,但他一眼就看出它们质量非常好。
完全可以替代价格高昂的煎药罐子。
这一笔买卖,也算是互利。
“以后有罐子也可以送一些过来,我用得不多,但多少也是要一些。”
“谢谢掌柜子,您老悬壶济世,宅心仁厚,一定大富大贵。”
“咦?”掌柜子不由微微吃惊,“你一个乡下小丫头,挺会说的嘛,上过学?”
“没有,但我认识字。”
这里的字,是繁体字,但她勉强还是能看懂。
“真是难得,你爹娘教你的?”
“之前遇见了一个游方尼姑,她教了我一年,后来她走了我就没学了。”
“难怪,难怪。”
顾纤纤生怕掌柜子又问东问西,她扯多了怕露馅儿,赶紧告辞了。
在街上买了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