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儿臣能成长到这般优秀,被父皇选定为储君,一直到登基称帝,背后全都是母后的教导和支持。”
“阿蓁,瑾儿,娇娇,玉门国比父皇在时强盛了整整两倍,皇兄如今政务繁忙,对母后的关心必然会减少许多。”
“孝顺母后的事儿,你们三人要时刻记挂在心上。”
说起这一点,佑宣的心里便有些愧疚。
刚登基第一年,他与常仪领着孩子一同去慈宁宫的频率是比较频繁的。
但自从佑瑾和舅舅宋予城攻破牧朝和徽国之后,玉门国的政务便激增了几倍。
就算佑宣日夜不间断的处理,也仍旧堆积如山。
国务不处理好让他没有心思想其他的任何事。
就连常仪的坤宁宫,这些日子佑宣去的次数都少了许多。
很多时候都是看奏折看到困倦,直接睡在养心殿的。
元娇放下了手中的糕点,看了看皇兄又看了看母后,开解道:“皇兄您不必自责啊。”
“母后和我们能有锦衣玉食的生活都是因为玉门国的强盛安稳。”
“您在前朝维系着整个玉门国的安定,孝顺母后的事您记在心上便是了,母后身旁有我和皇兄皇姐们在呢。”
一旁的皇后常仪格外赞同元娇妹妹的说法。
也点头肯定,“娇娇说得对,况且母后那儿平日里臣妾也勤着去呢,陛下您不必因此而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