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
地方独大。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站在统治阶层的最巅峰,都是不愿看到的。
“皇爷,内阁诸大臣求见。”
刘若愚欠身走进殿内,向伏案忙碌的朱由校,拱手作揖道。
嗯?
朱由校拿着御笔,抬头看向刘若愚,露出疑惑的神情,自己并未传召内阁大臣,这时内阁的人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宣。”
想到这里,朱由校皱眉道。
对现阶段的内阁,朱由校总体还是满意的,内部彼此间相互制衡,相互牵制,做事的那批大臣,能心无旁骛的去做事。
特别是此届内阁排序,在朝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让东林党不再一家独大,让齐楚浙党等派能获得喘息机会。
朝堂上的微妙制衡,是维系稳定的根本,离开稳定这一前提,想确保发展的基调,是不现实的事情。
“臣方从哲,拜见陛下。”
“臣叶向高,拜见陛下。”
“臣”
除了孙承宗、何宗彦外,其他内阁成员悉数到场,见到眼前这帮人,朱由校就知道有事情。
“免礼吧。”
朱由校放下御笔,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说吧,进宫见朕有何事要说?”
皇权和臣权之争,本就是断续、持久的进行,或许在某件事情上,会选择退让,但是在后续发生的事情,就会选择进取。
在这等看似不连贯、实则紧密相连的进退间,也会让朝堂的格局和走向,在悄然间发生着性质变化。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枢密院大臣袁可立,在辽西治下行僭越之举,在朝廷和内廷皆不知情的前提下,擅自行撤卫设府事。”
群辅孙如游走上前,手捧奏疏作揖道:“有明以来,在辽东被朝廷收复回来,就一直坚守卫所制镇御,此制不仅能帮助朝廷稳定辽地稳定,还能帮助朝廷减轻压力。
现在袁可立在辽西治下,勾结辽东总兵官贺世贤,不顾地方的反对,擅自推动撤卫设府事,甚至为安抚一些人,还擅设辽东矿务局。
这桩桩件件对大明社稷的安定,都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倘若朝廷的法令,都像袁可立这般肆意僭越,那于朝于民而言,都非是好事。”筆蒾樓
“臣附议!”
“臣附议!”
方从哲、顾秉谦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