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的大明,守旧群体是很庞大的,对待‘超纲’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很明确的。
稍稍有所突破时,就会以宗法礼制之名,在朝形成倒逼的态势,在野掀起相应的舆情,以此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朱由校赞许的点头道:“如此就在枢密院名下,筹设大明海军本部,负责统筹大明海军发展期间,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这个衙署的一应事宜,就暂有袁卿兼领吧。
以后要定期向朕呈递奏疏,针对大明海军的发展,要谋划完整的发展规划,立足于能维护海疆安稳。”
“臣领旨。”
袁崇焕强压激动,当即作揖道。
对于袁崇焕来说,得天子的垂怜,能擢升进枢密院任职,那他就像多做些事情,以此赢取天子的信赖和倚重。
枢密院上下都很清楚,天子对枢密院很重视,只怕等建虏叛乱、土司叛乱,都被国朝逐一镇压后,天子亦不会裁撤枢密院。
哪怕是朝中的诸多大臣,呈递再多的规谏奏疏,也绝不会这般做。
根源就出在京畿卫戍调整一事。
天子要裁撤掉京畿治下所设诸多卫所,还要改变京畿卫戍的格局,仅仅是通过这些就不难看出,天子有意整顿大明军制。
这可不是一个兵部,就能逐步的推动起来的。
何况对兵部而言,在里面任职的多数文官,并不希望大明军制有所改变,多做多错,与其背负不该有的压力,还不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既然朝廷层面,创设了相应的衙署,那在地方上也要积极响应。”
看着众人各异的神情,朱由校伸手道:“朕决意围绕北直隶、辽东、山东所环绕的内海,筹建起一支海军舰队,就暂定为渤海舰队。
围绕福建、东番镇所辖海域,筹建起东番舰队,这一内一外所设舰队,对这一时期的形势而言,足够确保海疆安定。
除此之外,朕决意在天津创设大明海军学院,先招募一批学员,针对大明海军日后的发展,提前做出相应的谋划部署。”
袁崇焕:“”
本斗志很高的袁崇焕,在听闻天子所讲后,他便清楚一点,接管大明海军的相应职权,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单单是天子提及的这些,想要逐一的落实下来,就要付出很多努力,甚至于说还会承受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