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院此前明确的追责、审查等制度,相应的办案流程,就用‘浙闱舞弊’一事,好好复盘一次,别只是所谓的空架子。
除此之外,违背大明法纪的事情,逼供诱供、构陷假案等事,朕不希望在廉政院内部出现,不然就去诏狱述职吧。”
“奴婢遵旨!”
王体乾当即作揖应道。
司礼监所处的位置,就相当于外朝的内阁。
造成这一特殊现象的根源,就是土木堡之变后,文官群体逐步架空勋戚群体,开始威胁到皇权后,并在一次次皇权和臣权的交锋下,利刃大明天子,逐步增持内廷权限的一种掌权表现。
明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深知宦官干政、外戚干政之患,所以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以杜绝此类现象。
可他老人家却没有想过,不是所有的大明皇帝,都能像他一样,能对待文官群体,一直表现得这般强势。
尤其是皇位更迭之初,新天子初御极之时,那无疑是皇权最薄弱的时候,可朝堂的文官群体,却不一样啊。
最为典型的皇权和臣权之争,当属嘉靖皇帝发动的大礼议。
这背后牵扯的问题之深,层面之复杂,所威胁的不单单是皇权,更是对皇统问题的巨大挑战!
倘若这场大礼议,最后获胜的不是嘉靖皇帝,而是旧派文官群体,那代表着大明皇权,将会被文官群体所架空。
这必将是难以想象的存在。
如果真到那种境遇,赵宋奉行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实,将在大明不止是一种思想,而会演变成事实!
“皇爷,枢密院大臣袁可立,于辽西传来密奏。”这王体乾还没离开,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持密奏匆匆赶来。
“呈上来。”
“奴婢遵旨!”
坐在这尊皇帝宝座上,朱由校所直面的不止是朝堂,大明治下各地都要兼顾到。
想拥有权势的前提,是绝对的掌控。
唯有做到这一步,才能乾纲独断,才能占据上风,不然叫文官群体抢占先机,那被动的就是皇帝。
“好啊,朕果真没有看错袁卿。”
御览着袁可立所呈密奏,朱由校露出久违的笑容,“没想到辽西试行撤卫设府,竟这般迅速的就明确了,这对此后谋定辽东改制,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魏忠贤闻言忙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