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朝堂新格局(2)

“不急,现在绝不能心急。”

武长春双眼微眯,摆手道:“眼下川东发生土司叛乱,非一时所能平叛的,毕竟四川那个地方很复杂,也很特殊。

所以明廷之后的处境,会变得比较被动,至少所支出的粮饷会增多,这就会再绕到钱法一事上。

现在咱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暗中推波助澜,看看能不能叫明廷的内部,生出些不一样的变动。

走!

接下来这几日,陪着本老爷,去见见那些东林党人、齐楚浙党等派的人。

或许他们的名望,在朝,在内,都不是很高的,可一个个都是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家伙。”

武忠心里听明白了,这是想借那帮诸派的官老爷,来在朝、在野闹点是非啊,继而影响到朝局走势。

京城是有名的大染缸,这里是大明的权力中枢,是金钱的集散地,权力和金钱交织一起,所生危害是无穷的。

多少人聚集在这城池之中,背地里存在着那些往来,除了当事人最清楚外,其他人根本就不清楚。

京城是一个名利场,这里不属于穷人,只属于野心家。

毕竟唯有他们,才能为达到目的,而突破一切底线!

党争不休,所破坏的不仅是吏治,更破坏了风气,正是这些客观所在,才加速了大明的崩坏。

乾清宫。

“王卿,枢密院的大臣,朕增补了一批。”

朱由校眼神坚定,看向王象乾说道:“朕清楚因为这件事情,朝中的有些人啊,对此颇有微词和不满,不过朕希望你们枢密院,不要受到影响。

把份内之事做好才是关键。

辽东的建虏叛乱,还没有彻底解决,现在川地又闹出土司叛乱。

朕有些时候就在想啊,为何会出现这些情况?

朝廷不能简单的只解决问题,要去想内在的原因,朕思前想后,发现根源就出在大明的内部。”

王象乾坐在木墩上,神情有些凝重,对天子所言的这些,他心里很清楚是怎么回事。

一个党争。

一个吏治。

就是这两方面的核心所在,才导致大明上下,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不断形成各种麻烦。

“请陛下放心。”

王象乾微微欠身道:“时下枢密院所辖平叛诸事,所掌京畿卫戍调整,所管驿传改制等事宜,臣等定会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