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在此期间,敢出现任何差池,那他们脑袋不保。
紫禁城就像一座高高的围城,隔绝了宫内外的联系,也将朱由校圈禁在宫墙内,对他而言这并非什么好事。
像他所谋划的诸多部署,是否能看到相应的成效,并非是通过一封封所呈奏疏,透过那冰冷冷的文字,就能瞧出来的。
想要多了解民间的改变,还是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
现在内廷有司和京卫都督府,全是朱由校擢升的心腹,涉及宫中的任何事宜,对宫外来讲都是秘闻。
想打探,也不可能了解到。
时不时来一场微服私访,也不会出现任何纰漏和隐患。
“这内城各坊的环境,比先前要干净很多啊。”
朝大明税政学院而去时,朱由校明显觉察到明时坊的环境,比先前要好很多,笑着对刘文炳说道:“老刘,听说外城各坊那边要好更多,是真的吗?”
“是,是。”
刘文炳心里一紧,有些紧张的说道:“这都是规划直隶厅所为,据说外城各坊治下,还增设一批巡检司。
和先前的环境相比,那简直是天和地的差别。
先前还时常听说外城各坊那边,有不少的行盗之事,这五城兵马司的人,怎样缉捕都抓不尽。
可那些巡检司设立后,行盗之事就少了。
外城治安跟着好很多。
就是听说朝中的一些官老爷们,对陈府尹僭越大明法纪,私设巡检司一事,常有批驳之声。”
“能为百姓谋福祉的青天老爷,还是少啊。”
朱由校双眼微眯道:“不看那些好处,反盯着一点不放,这就是咱大明官老爷们,一个通病啊。”
上疏弹劾陈奇瑜的有司大臣,很多。
然朱由校对这些奏疏,向来都是置之不理,全都叫司礼监留中不发了。
陈奇瑜在顺天府衙所做之事,皆是朱由校授意所为,很多部署和谋划,更是在探索新的模式。
别的不说,仅仅规划直隶厅所辖的吏员群体,其中能磨砺出来的,以后必然会得到朱由校的重用。
民政、基建、河政、造船、冶炼等诸多领域,大明急缺这些方面的骨干人才。
以后朱由校所谋定的新政,彻底向天下摊牌后,那才是大明迎来建设热潮的时候。
官办经济要发展。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