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连罢九十一官(3)

等浅显易懂的道理,心里都不明白。

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在朝堂上有名望。

在地方上有声威。

只要他们张口社稷,闭口社稷,那道理和大义,就都是他们的了。

可是他们错了,大错特错!”

丁绍轼情绪激动,拱手作揖道:“陛下,自古以来都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身为大明臣子,向陛下进谏,本就是为天下计,为社稷虑。

或许陛下所罢之人中,的确有一些存在问题。

但也不该滥下中旨,放纵厂卫,践踏我大明法纪啊,廉政院所查之事,理应经三法司进行会审。

倘若陛下都这般轻率行事,那大明”

“够了。”

朱由校语气冷厉,摆手打断道:“坏就坏在自古以来,要是没有这个,那就不会有人胆敢行僭越之事。

朕先前就是这样想的,可是换来的是什么?

藐视皇权。

藐视法纪。

朕定下的规矩,被人无视,胆敢私自擅拿朝堂机密,私下串联,朕不知情,你们内阁不知情,以此来胁迫朕,向天下颁罪己诏。

这是想干什么?

密谋造反吗!?

这大明的风气,都败坏到这等程度,朕要不出手整治,那大明江山岂不全乱套了?

朕罢免的九十一官,无一例外,全都是该罢,该抓之辈,他们所犯罪行,你们内阁都了解吗?

一个个就跑来兴师问罪。

廉政院所呈奏疏,朕命司礼监转递到内阁,你们都看了吗?

内阁,究竟是大明的内阁,还是逆臣的内阁?!”

重树朝堂规矩,是朱由校御极登基后,一直强调的事情,也是一直在做的事情,可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所处的天启朝,跟先前的万历朝一样,只要掀起风波,那皇帝就必然会让步。

但是他们错了。

朱由校不是万历皇帝,他很年轻,他很健康,他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收拾所谓奉行的潜规则。

“陛下,此案能否移交内阁负责?”

方从哲心神不定,语气微颤道:“此事牵连重大,涉及朝中有司太多,非廉政院所能独断。

如果说此事不能查清,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