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天子的视线,盯在自己身上,叫王承恩忍着忐忑,低首道:“启禀皇爷,奴婢觉得会很震惊。
甚至会叫一些大臣,心生惧意。
不过外朝的文官,似乎并不会为那些人声援,毕竟有明以来,文官和勋戚,就好像是不对付的存在。”
“总结的不错。”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放下茶盏,笑着赞许道:“不错,知道思考问题了,以后要保持好这一习惯。
西厂,朕叫给你跟方正化执掌,并非是叫你们当听喝的。
没事要多动动脑子,想想怎样立威,叫内廷有司衙署,心有敬畏,不敢僭越大明的宗法礼制。”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跪倒在地上,作揖行礼道。
看着眼前的王承恩,朱由校露出笑意,对此人的忠诚,他心里是清楚的,不过想要真正独当一面,还是要好好调教。
内廷设立两套班底,并非是叫他们内耗的,而是相互制衡,相互竞争,以此来帮助自己排忧解难。
或许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大明将会彻底废除驱使宦官这一弊政,但是对时下的朱由校,还需要用这些宦官,来帮自己分忧。
“起来吧,没有做错事情,就不要动不动跪在朕面前。”朱由校撩了撩袍袖,对王承恩说道:“去,把朕要逮捕那批勋戚的消息,传到外朝去,朕要叫那些文官都知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