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群起(2)(2)

要这般强烈吧?

就好像是天津开海通商,摸到他们的尾巴一样,所以才会表现出,这般令人匪夷所思的举措。”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

王体乾紧随其后道:“皇爷,奴婢心中就在想,是不是这些叫嚣最厉害的大臣,在他们的背后,有那么一批涉足海贸的群体?

或许在这些人之中,并不想掺和进这件事情,毕竟这跟他们的本职,是没有任何关系可言的。

况且杨涟所上表的吏治新规,也开始在朝中逐步推行起来,这等态势之下,还闹出这样的动静,摆明就是孤注一掷。”

朱由校露出会心的笑意。

别看内廷的太监群体,都是没了子孙根的,性情上多有些缺陷,然在一些事情的敏锐性上,还是很强的。

大明的太监群体,只要不脱离天子视线,那就是增强皇权的一项助力,这亦是朱由校在心中圈定红线,内廷的太监宦官,只能在北直隶境内活动的根源,因为再远一些,就一个个该肆无忌惮了。

“你们分析的都很对。”

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眼眸掠过一道精芒,“这恰恰就是他们,现在这般聒噪的根本原因。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一直以来,大明对待海事的态度,就是禁海的年限长,开海的年限短,除了历代皇帝的态度外,更多却是受群臣的影响。

他们说,开海会威胁到大明统治。

他们说,大明是上朝天国。

他们说,开海会动摇国本。

他们说,禁海能增强赋税征收。

反正他们说的很多,但是转过念去想,他们为何这样做呢?必然是受利益的驱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欧罗巴各国相隔大明万里之遥,那大批的传教士,为何锲而不舍的来大明?

除了传教这一项,必然是有利益驱使的!

信念这种东西,在当下是很可笑的,没有银子的诱惑,谁会冒着生命威胁,不顾一切的来大明呢?”

魏忠贤和王体乾一愣,听皇爷这般一说,他们似乎懂了什么。

“皇爷,您的意思是说”魏忠贤有些犹豫,讲出心中所想,“哪怕是在大明禁海的时候,依旧有大批的人,在私底下秘密从事海贸?”

“这是必然的!”

朱由校冷芒一闪,朗声道:“以所谓为了大明好的出发点,将本该收归国库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