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川地布局(1)

在大明文官群体的心里,只要掌控住兵部,抓住涉及军队的一应人事、财政权,那脱离臣权范畴的军队,就基本不存在。

所以在一开始时,方从哲、叶向高他们,虽说看出当今天子,想要提拔一批倚重的武将,来整顿拱卫京畿的三大营。

可监管三大营的文官,发放三大营的粮饷,都在他们的影响范畴下,那么就算是天子倚重的武将,也要听令行事。

怎奈朱由校心里早就想好对策。

依靠着天子内帑,去供养数百万规模的军队,是不切合实际的,但供养一支三十万的精锐京营,朱由校觉得没任何压力。

银子,终究是明末的主旋律。

粮饷调拨不必担心,那剩下就没任何限制了。

“秦卿,朕将你单独留下,是有件事情想和你商榷。”

朱由校有些微醺,风吹过,叫朱由校觉得很舒适,微笑着说道:“这个抉择权,朕交由秦卿来断。”

“陛下,您有任何旨意,只管下达。”秦邦屏闻言,忙作揖行礼道:“哪怕是叫臣上刀山下火海,那也在所不辞!”

“还没有到那种程度。”

朱由校笑着走上前,拉起秦邦屏,说道:“刚才朕讲的,秦卿也都清楚,朕打算用一年时间,叫三大营彻变。

满编三十万,初步具备征战的能力。

达到这两个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很难啊。

毕竟朕想要的很多,包括撤离京城,围绕京畿一带重构驻地,这些事情做出来,必然会在朝堂引起轰动。”

“不管多难,末将等绝不会叫陛下失望。”

秦邦屏眼神坚定道:“此前奉旨援辽,和建虏在辽左战场拼杀,臣等明白一个道理,大明军队到了改变的时候。

如果说没有陛下先前筹谋,臣等想打败进犯的建虏,为大明取得辽东大捷,那是绝无可能的。”

真正上过战场的人,那心底才明白战场的惨烈,所以最清楚敌我差距的,亦是这些统兵打仗的将领。

像身居庙堂之上,身处在安全的环境下,那些张口就来的文官,永远都体会不到战争的残酷性。

打赢辽左这一仗,大明并非没有付出代价。

几百万两内帑银子没了。

几万大明健儿战死了。

如果说有可能的话,朱由校也不想轻易发动战争,可处在这种大势下,很多事情不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