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这大明,朕说了算(3)

朕发现这其中有很多的账,都是核对不上的,有些亏空,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填补上。

来来,你们方才都义愤填膺的,现在不谈大明的宗法礼制,来告诉朕,若是不出手整顿的话,大明社稷还能有几年?

一年朕就不说多了,核对不上两百万两银子,那这些年下来是多少呢?接近两千万两大关啊!”

大明的吏治问题,早就因党争风气的影响,快烂到根子上了,若是不出重拳整顿,那大明迟早玩完。

跟文官群体的斗争,有些时候可以适当让步,毕竟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某些大方向上,一步都不能退!

比如赋役。

比如吏治。

特别是这个吏治,敢任由他们为所欲为,那大明家底就算再厚,也经不起他们折腾。

贪欲是没有穷尽的。

“陛下英明!”

杨涟从人群中走出,行跪拜之礼,作揖道:“当初奉旨京察时,臣就发现这些问题,一场京察大计,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吏治,关系到大明社稷根本。

如果吏治不明的话,那不知有多少贪赃枉法之事,臣恳请陛下,能尽快下达旨意,将吏治新规明确下来。”

身后站着的人群中,不少都露出厌恶的神情,对杨涟这等谏臣,所讲出的这些话,真的是叫他们毫无办法。

杨涟是一把刀,是富有浪漫主义思想的刀,虽说出身东林党,但在很多事情上,若是能用对地方,恰恰能帮着拱卫皇权,叫大明乱象有所改变。

朱由校恰恰是看到这一面了。

对待东林党也好,对待齐楚浙党等派也罢,不能一棒子全打死,那样,大明就没可用的官员了。

“朕不管你们是怎样想的,也不管朝堂是怎样反对的。”

朱由校拍着身旁的案牍,眼神坚毅道:“吏治新规必须要推行,且要从快推行,都察院尽快展开行动。

亓诗教,擢都察院左都御史。

杨涟,擢都察院右都御史。

何宗彦亲抓吏治新规的事情,自即日起进驻都察院,你们来共同做好此事,谁要是心生不满,或者抗拒反对。

不必再写弹劾奏疏了,直接写请辞奏疏,呈递到御前来,朕全都批红!

这些案牍,就堆放到午门那边,谁要是觉得做这件事情,是僭越我大明的宗法礼制,是乱我大明国体,好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