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前膛燧发枪(1)

在朱由校身居紫禁城,忙着谋划各项事宜,制衡朝堂,布局未来之际,西山早已在悄然间,实现了人才大聚集。

大明科研院。

大明农科院。

大明医学院。

这些极具前瞻性的机构,早就在孙承宗的统筹下,经安置的辽民,营建起相应的衙署驻地。

西山所聚皆是大明各领域的精英群体,是思想、思维都相对开明,愿意接受外来事务的。

而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赴明的西洋传教士,亦在朱由校的意志下,写信邀请更多的传教士赴京。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将在西山这个地界,产生一种可能。

“陛下在西山铁厂那般盛赞,就代表咱们科研院的路,是没有错的,这般也对得起天子内帑,所调拨的诸多粮饷啊。”

“没错,仅仅是坩埚炼钢法,这短短数月间,就耗费这般多银子,倘若没有达到预期成效,我都不止该怎样交代了。”

“不过说起来,不同用途的铁料、钢料,应更多的进行细化区分,举一个简单例子,就像铳管、炮管,那使用寿命、承载火药威力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使用不同材质的”

从西山铁厂离开,赶赴大明科研院之际,在朱由校的随驾队伍中,那些科研院的人,都小声议论着。

和孙承宗他们交流之际,听到这些议论声的朱由校,非但没有生怒,相反脸上笑容更盛了。

“陛下,科研院,农科院,医学院的先后创设,还聚集这般多人才,叫臣心里倍感振奋的同时,也有着一些担心。”

孙承宗向前走着,看向天子说道:“这些机构的创设,耗费太多钱财,如果说他们所钻研的领域,不能为大明开辟财源。

就按照这样的一种趋势,只怕要不了几年,恐内帑就无法再支撑起来,倘若真是那样的话,只怕”

“孙卿,你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朱由校笑着挥手道:“朕既然创设这些机构,就不会半途而废的,至于说内帑供应不上所需,那就更不用担心。

像先前研制的琉璃,现在内廷所辖皇庄,已开设起一批琉璃厂,专门烧制各种琉璃器皿,以供应给皇店进行售卖。

而方才在西山铁厂,所视察的坩埚炼钢法,亦将在北直隶治下皇庄,筹建起一批铁厂出来,专司各种铁器生产。

研制出先进生产工艺,仅是一个开始,如何发展成具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