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治政(2)(3)

不过崔景荣又感到庆幸,错非是新君克继大统,在某些事情上乾纲独断,恐不知这朝堂还会乱到何等程度。

大明现有的朝堂中,除了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宣党等派外,像那些无派系的大臣,其实多数是有能力的。

像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尚书黄立极

怎奈受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一些主张,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说到底,大明文官群体,并非是铁板一块。

风气坏了,朝堂就会乱,继而影响到大明官场。

在大明官场上,怎会有非黑即白的道理,一切都是受局势影响罢了。

不过受朱由校的影响,原有时间线的那种乱,被硬生生的遏制住了,这也使得朝堂上的格局,在发生着改变。

彼时的乾清宫。

“陛下,当前国税局这边,秩序已然明确下来。”

毕自严跟在天子身后,微微欠身道:“针对顺天、天津等府,所辖漕运,推行钞关谋改事,随时都能离京展开。

臣将带领国税局同僚,赶赴这些地方贯彻落实,筹建起相应的衙署。

不过后续若是想继续推进,恐涉及的一应人手”

“毕卿想要说的,朕心里清楚。”

朱由校停下脚步,转身对毕自严说道:“有关人手的事情,毕卿就不必多想,朕会出面进行解决。

既然国税局的内部秩序,皆已明确,那毕卿就带队离京吧,将先前所定事宜,都扎实的推行下去。

不要有思想压力,做好份内事,比什么都重要。”

“臣领旨!”

毕自严作揖应道:“那臣明日就带队离京,誓要将涉及漕运钞关谋改事,都逐一的落实下来。”

天子所讲之言,叫毕自严生出一股暖流,他心里清楚天子讲这些,就是不想叫他在京牵扯太多风波。

毕竟他所兼领的国税局,本就是天子强硬态度下,才得以特设起来的。

想要叫其发展起来,做好所分辖的职权,那对于精通财政的人才,需求是极大的,如此就必然会另辟蹊径。

“去吧。”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朕就在京城,等着毕卿的好消息,有任何棘手事,可随时向朕呈递密奏。”

“臣领旨!”

毕自严再拜道。

国税局,是朱由校整顿大明财政的利器,这一涉足财政的新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