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皇家银号(3)

漏的夫君,张嫣心里却不免生疑,皇家银号,这又是怎样的存在,能叫民间的银子流通起来?

张嫣并不清楚,皇家银号对大明意味着什么,更不清楚,在这幅员辽阔的大明,究竟窖藏着多少银子。

这些窖藏的银子,就是死银子。

这和官面流通的银子,完全是两回事。

这一夜,是那般的漫长,又是那般短暂。

翌日,乾清宫。

“臣张国纪,拜见陛下!”

“国丈免礼,来人,给国丈赐座斟茶。”

伏案忙碌的朱由校,放下手中御笔,面露笑意,看向神情坚毅的张国纪,心里却不免赞许。

明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吸取外戚干政乱政的教训,定下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故后、妃多采之民间,这也使得大明历朝的外戚,远没有历代王朝那般的强势。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对正襟危坐的张国纪,笑道:“国丈,那份涉及皇家银号的旨意,看过了吧?”

“启禀陛下,臣都看了。”

张国纪微微欠身,眉宇间露出几分犹豫,“不过臣的身份,若真要负责皇家银号的相应差事,只怕朝堂上”

“国丈无需担忧什么。”

朱由校放下茶盏,摆手道:“皇家银号是内帑所拨银子,直接筹建起来的,是隶属于内廷,本就和外朝没有关系,更没牵扯到国库。

既是内廷的私产,那朕委派国丈主抓负责,就无可厚非。

谁要是非议此事,国丈无需在意什么,朕来给国丈撑腰。”

要筹建起的皇家银号,是朱由校整顿金融的重要手段,这跟外朝的钱法职权,是形成遥相呼应的。

现阶段的大明朝局,不具备大刀阔斧的谋改财政金融,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就想玩转财政金融,纯粹异想天开。

想大刀阔斧的谋改,前期要做的就是积攒人才,积攒经验,所以皇家银号所肩负的担子,很重。

不信任的人,不能担此重任。

当朝国丈张国纪,就是绝佳人选!

其实在大明的治下,存有地域性的票号业。

古人智慧不容小觑。

不过受多重因素影响下,并没有全国性的票号,也没通用的金融秩序。

朱由校就是想要通过皇家银号,去打造金融秩序的框架,为后续的谋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