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定性,敲山震虎(2)

何处置?”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刘文炳他们,说道:“想这般一死了之,就将背叛大明的罪孽,甩的干干净净,免受严惩之苦,是不可能的。”

“臣”

被点名的刘文炳,心里一紧,神情变得踌躇起来,陈光裕、李承祚他们,纷纷低着脑袋,生怕天子问到自己头上。

殊不知,朱由校从没有想过,要刁难刘文炳他们,这些人对大明是忠心耿耿的,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

朱由校只是想借他们之口,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不叫在京勋戚群体,以后做的那般过分。

敌我矛盾要分清。

时下的朱由校,心里想打击的是文官群体,像在京的勋戚群体,是捎带着打一下,以后再寻机会,继续打。

本身在面对文官群体时,就叫朱由校费了不少精力,若是将整个勋戚群体,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那麻烦和隐患太多了。

此时的东暖阁内,压抑到了极致。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并没急着讲什么。

他要通过汤国祚几人的死,既要达到自己的谋划,还要叫现有勋戚群体,个个都庆幸和敬畏。

为日后所谋奠基!

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天启元年,是拨乱反正、再造大明的肇始,代表能否初步扫除从万历朝产生的乱象。

乱象若是能给他扫除,那就能打破樊笼!

朱由校能够在这紫禁城,对朝堂做到乾纲独断,将一些主张明确,对特权阶层喊打喊杀,将一批批家贼蛀虫处决

这不仅是大明皇帝这层身份,所简单赋予的。

底气是自己给的。

唯有英明神武的君王,才能这般!

看着眼前的众人,朱由校深知这一切的不易。

他不能错一步,错了,一切都会前功尽弃。

天启元年,两场会影响到大明的战争,是他持续震慑朝野的宝库。

一场辽东叛乱。

一场西南叛乱。

就是过渡时期的催化剂,能让他在朝做出一应调整,致力于恢复大明秩序,在诸多特权阶层损失利益下,能起到震慑作用!

皇权,是打出来的。

皇权,是杀出来的。

现在所有人都能老实,就是此前的辽东奏捷,所赐。

“陛下!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