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落子(2)(2)

“好啦,好啦。”

见陈奇瑜所露忧色,朱由校笑着摆手道:“陈卿就不必担心了,朝中局势也好,辽东局势也好,地方局势也罢,朕心里都有数。

绝不会出现你所言的那种态势。

不过陈卿在翰林院的清贵位置,恐近期就要动动了,若陈卿想为朕分忧,就想想顺天府这边,如何安稳秩序吧。”

陈奇瑜:“”

对天子这等不容置疑的语气,陈奇瑜心里很是担忧啊,从天子御极登基以来,所做的诸多事情,都是一环套着一环。

虽说先前取得不少进展,叫朝中秩序稳定下来,可这种从急,从快,从重的方式,一旦发生意外,是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的。

特别是在先前君臣奏对时,陈奇瑜很认可天子所讲,猖獗凶悍的建虏八旗,定不会放弃侵掠辽东。

倘若在这样的前提下,有出现突发状况,那对大明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了。

“皇爷,内阁几位大臣,求见。”

刘若愚低首走进东暖阁,向自家皇爷作揖道。

“宣。”

朱由校言简意赅道。

陈奇瑜见状就要作揖告退,却被朱由校伸手制止,带着疑惑,陈奇瑜向一旁走去,等候那帮内阁大臣。

“臣方从哲,拜见陛下。”

“臣叶向高”

听着这些行礼声,朱由校面色平静,看着眼前这些内阁大臣,开门见山道:“若是为廉政院一事,就不必开口了。

刘若愚,将所查的那些案牍,都拿来给诸卿好好看看,这廉政院若是不设立,恐我大明的江山,不知被啃食成怎样了。”

“喏!”

刘若愚忙作揖应道,随后便朝殿外走去,叫候着的宦官进来,搬着一摞摞案牍,朝殿内走来。

“这些都是司礼监,历年封存的案牍奏疏,朕特意叫内书堂的宦官,一封一封的拿出来审查。”

看着惊疑的众人,朱由校冷峻的目光,盯着方从哲、叶向高他们,淡漠道:“不查发现不了踪迹,真深查下去后,发现很多奏疏和案牍,在通过多项对比后,发现都是对不上数的。

一些出入很小。

一些出入很大。

这件事情,朕就不问你们内阁了。

朕就想要问问,户部、兵部等有司,包括都察院和六科,当初所辖那些职权,都是干什么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