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呈秀没有迟疑,忙讲出几个人选,“右都御史亓诗教,左佥都御史杨涟,御史赵兴邦”
‘这个崔呈秀还是了得啊。’
朱由校面色平静,心里却轻笑起来:‘知晓朕厌恶左都御史张问达,对东林党颇有打压之势,除了一个杨涟外,其他举荐的人选,都是别的派系官员。
看来这个家伙,对朝中各派的情况,心里很了解。
跟自己奏对之际,不带丝毫犹豫,看似正直,不藏私心,实则却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当前的朝中局势,京察一事依旧如火如荼的推进,都察院这边,不少精力都牵制到这件事情上。
京察一日不结束,那朝中的一众文官,那提着的心,就不会放下,毕竟这牵扯到自身利益。
“那崔卿觉得,自己够格吗?”
朱由校微笑着说道:“或者准确的来讲,针对这件事情,崔卿可曾想过,该如何稳妥的解决此案?”
“启禀陛下。”
崔呈秀挺直腰板,正色道:“漕运漂没一案,牵扯诸多,仅凭密奏所查,并不能揪出所有人。
但想要杜绝此事,朝廷就必须有所行动,甚至有相应的声势,不然上下其手者,依旧会贪婪无厌。
与此同时,考虑到漕运的重要性,臣斗胆进谏,以直隶和山东两地为主,展开相应的调查行动。
最好能以钦差之名,专办此案。
若是专办此案之际,还牵扯到其他地域,应组织人手,秘密进行调查,待时机成熟时,再追查这部分遗留案情。”
崔呈秀讲完这些事,脸上看不出喜悲,然心跳却很快,双腿轻微颤抖,生怕自己激动的一面,被天子觉察到。
这是一次机会啊!
若是能替君分忧,那必然一飞冲天。
“朕想创建廉政院,就以漕运漂没案,作为起势之机。”朱由校没理会这些,拿起那份公函,放到崔呈秀跟前。
“别说朕没有给你机会,漕运漂没一事,与天津无关,事情是你查明的,该怎样呈递奏疏,你自己琢磨。
创建廉政院的提议,若尚书一职,你日后想做,就呈递奏疏,三日内,朕要在通政司呈递的奏疏中,知晓答案。”
崔呈秀:“”
天子讲的这些话,崔呈秀一字不落,全都认真听了进去,然直觉告诉他,这些都是天子想借自己之口,来达成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