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明君岂能无奸臣(2)

眼微眯,囔囔自语:“文官的事情,就要从内部掀起,整顿吏治这一谋划,还是要从外朝着手。

厂卫横插一脚,只会愈发复杂,还会把事情玩脱。

文官出身,精通权谋,懂得算计,善于揣摩,城府较深,知晓利弊,足够贪婪

那么,崔呈秀这些酷吏奸臣,就做朕手里的刀吧。”

似乎也是在这一刻,朱由校心里算是顿悟,为何这历朝历代中,总会有一些酷吏奸臣横行。

贤臣良才要倚重。

酷吏奸臣要提拔。

看似很矛盾的现象,背后代表的底层逻辑,就是拱卫和增强皇权。

一旦酷吏奸臣失去利用价值,那就寻个由头杀掉便是,所贪婪掉的钱财,都将抄没,且还能叫各方欢喜。

“大明啊,想从混乱无序下走出,就必须经历一段特殊时期。”

朱由校轻叹一声,感慨道:“有着不同定义的群体,就要在不同领域,做他们该做的事情。

既然漕运漂没出现了,那就不能听而不闻,置之不理,这不仅会危害大明社稷,还会伤了良臣的心。

但即便是去查此案,也必须和孙传庭他们,彻底隔绝开,叫他们在天津做好该做之事。

天津开海,关系到后续谋划。

这件事情的曝光和追查,就交给想向上爬的酷吏奸臣,去承担一切风险和谩骂吧。”

朱由校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那有些青涩的脸庞,流露出倨傲的神情。

针对漕运漂没案,该如何布局,如何谋势,如何展开,不叫此案产生太大影响,还能抓一批硕鼠蛀虫,有效震慑大明官场,且不影响到辽东战局,已有相应章程。

“快点,随咱家即刻进宫。”

一头汗的刘若愚,赶到都察院衙署,找到一头雾水的崔呈秀,皱眉道:“什么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说,快走!”

崔呈秀:“”

身边同僚:“”

别看这刘若愚,在御前一副胆怯、谨慎的姿态,然出了那代表皇权的紫禁城,整个态度就不一样了。

“敢问刘公公,进宫是为何事?”崔呈秀忍着惊疑,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强装镇定的作揖道:“下官似乎并未呈递过”

刘若愚皱眉道:“皇爷召见,莫耽搁了时辰!”

此言一出,不仅叫崔呈秀生惊,还叫身边那帮官员都生惊,这好端端的,天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