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的案例中,去汲取经验教训,并做出相应改变,这也是为何在辽东那边,大明一次次惨败的原因。’
透过李邦华几人,所流露出的神情,朱由校能清晰的感受到,他们似乎对自己的这一决断,心里多少有些反对吧。
堂堂枢密院大臣,却屈居统兵武将之下,这要是传出去的话,对枢密院这边,亦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陛下,臣有一言。”
袁可立作揖道:“赶赴辽前以后,跟熊廷弼实际交涉时,若其中有臣觉得,并不利于辽前局势的,是否能直接决断?”
“当然!”
朱由校不假思索道:“朕所说的这个斡旋,就包括该项权限,明明有更好的策略,为何非要一意孤行,选择最难打的方式?
这本身就是不好的。
临派的协办前指,肩负的职责和担子,是极重的,所担任的角色,就是援辽四军的大管家。
身居幕后帮助他们,隔绝一切不利因素,解决援辽期间一切保障,叫这帮虎将悍将,能心无旁骛的领军打仗。”
特设这个协办前指,朱由校就是想要调整和改变,大明文官在军事行动上,那一言堂的格局。
专业的事情,叫专业的人来做。
如果说在任何层面,文官都要横插一脚,那要别的人才何用?干脆什么都叫文官去做算了。
“事实上,朕希望诸卿能明白一点。”
朱由校伸手道:“打仗,就是打后勤,能否在一场战斗中取胜,后勤保障才是关键,不要觉得朕乾纲独断,所做决断,是有意抬高武将地位。
想想萨尔浒之战的惨败。
根源不就是战前的准备不足,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探查清楚,在仓促出战下,又突遭暴雪,才致使各路大军,被建虏分而攻之?”
王象乾、王在晋等一众人,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朱由校继续说道:“此次奉旨援辽的四军,麾下所辖乃是战兵,协办前指要给上述四军,分配相应的辅兵,专司行军所需的军需辎重运输。
在奉旨援辽期间,协办前指这边,还要在秦皇岛、天津、觉华岛、辽河口、海州、辽阳、沈阳等地,开设相应的转运要地,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在最少的损耗下,能满足前线的一应需求。
这并非是一场简单的援辽。
袁卿所肩负的重担,远比诸卿所想的要多,若是能通过这场援辽,探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