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这朝堂也不会消停,各方都要兼顾到,天启元年,是朕给大明拨乱反正的开始,这个头必须要起好。’
轻盈的脚步声,在朱由校的耳畔回荡,看着空空的皇极殿废址,朱由校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
和昔日那盛世大明相比,现阶段的大明啊,要虚弱太多,代表皇权相争的三大殿,至今都没动工修建。
不过朱由校并不打算,挪用内帑或国库的银子,来浪费到三大殿重修上,现在还没阔绰到那种程度。
“皇爷,您摆驾西山之际,通政司那边,呈递了一些规谏奏疏。”早早在乾清宫候着的李永贞,见到自家皇爷后,忙上前作揖道。
“嗯。”
朱由校忍着身上的酸痛,皱眉道:“都登记造册吧,分门别类后,便直接留中吧。”
想参透朝堂复杂的党争,许多事情都要做到前面,整合呈递的奏疏,用较为直观的方式,会给朱由校打开不一样的思路。
帝党底蕴还很弱小。
新军底蕴尚在夯筑。
朱由校这位少年天子,想掌握着主动权,逐步的制衡朝堂,就要做很多事情,以确保绝对的优势。
“奴婢王承恩,拜见皇爷!”
“奴婢方正化,拜见皇爷!”
朱由校前脚刚坐到龙椅上,后脚王承恩他们便赶来,看二人微喘的神态,一看就是一路跑来的。
“辽东的差事,你二人办的不错。”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二人说道:“朕先前在内廷就说过,有功就赏,有过就罚。
眼下内廷这边,做的事情多了,朕想了想,决意重设西缉事厂,提督一职暂空,你二人担监察太监。
从内书房那边,筛一批宦官补进,暂署各级太监职。
另从内廷这边,选一批宦官进来,以后西缉事厂这边,就负责监察内廷,东厂和内厂,具体职权,朕都写下了。”
殿内候着的刘若愚、李永贞他们,一个个脸色微变,心中生出惊疑,这重设的西缉事厂,专司内廷监察啊。
“奴婢叩谢天恩!”
难掩激动的王承恩、方正化二人,当即便跪倒在地上,作揖行礼道。
‘内廷这套班底,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内部制衡更要做好。’
看着眼前众人,朱由校双眼微眯:‘权力一旦失去监察,那就会滋生诸多问题,内廷太监之患,绝不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