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露出笑意,‘皇庄的登记造册,首批铁厂、纺纱厂、织布厂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所设皇店在京畿一带,维稳市价、造福百姓的同时,还赚取到不少银子,看来自己构建的内帑经济体,能初步的良性发展起来了。’
朱由校放下奏疏,拿起朱笔,眉头微蹙起来,思量着该如何叫曹化淳他们,继续叫内厂发展起来。
想着,朱由校伏案批阅道:‘差事办的不错,内厂身兼要职,得朕看重,上下应保持这股劲头。
然就当前来看,应做如下调整,其一,着直隶府治下皇庄,对所在之地,就各类匠户逃籍者,进行收拢和遴选,将其中的铁匠、火药匠、铳炮匠等,悉数迁移至西山安置。
其二,着直隶府治下皇庄,一应掌庄太监,对各地是否存在匪患,各地水利进行详细的探查,汇总呈递到司礼监。
其三,加大培养各类人才的力度,行奖惩制,不管是在皇庄,亦或是在皇店,都要严格履行此制’
就大内行厂之后的发展,朱由校详细书写了自己所想,叫曹化淳这帮内厂太监,逐一的进行落实。
作为内廷的核心之一,内厂发展的好与坏,麾下直领的皇庄,暂掌的皇店,能否在之后保持势头,都关系着内帑的创收,关系到朱由校的谋划。
“臣卫时泰,拜见陛下!”
“臣孙廷勋,拜见陛下!”
在朱由校挥笔泼墨之际,这东暖阁内响起声响,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卫时泰,右都督孙廷勋,神情有些复杂,作揖行礼道。
“免礼吧。”
朱由校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朱笔,吹了吹未干的墨迹,道:“刘若愚,你带着这份朕批阅的奏疏,去寻曹化淳他们,着命他们照章办事。”
“喏!”
候着的刘若愚,忙作揖应道,至于一旁的魏忠贤,这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的低首站在原地。
眼下内廷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外加东厂和内厂,这帮高级太监群体,个个都谨慎的在宫内外行事。
敢耽搁朱由校的事情,死!
“两位卿家,此来见朕,可有什么要事?”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卫时泰他们说道。
二人相视一眼,在孙廷勋的眼神示意下,卫时泰向前走了数步。
“启禀陛下。”
卫时泰作揖行礼道:“顺天、永平两府,治下的诸多卫所,都查明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