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天下无事(2)(1)

“陛下大婚在即,礼部、翰林院等有司所拟,包括在京城这边,都逐一落实下来。”

内阁首辅方从哲,神情正色道:“虽说陛下一再强调,当前国朝内忧外患,大婚应当简办,然涉及国朝威仪,该有的宗法礼制,一项都不能少”

所聚文华殿的叶向高、刘一燝、韩爌、何宗彦等内阁大臣,个个都神情正色,听着方从哲所讲。

天子大婚,乃大明正事,是彰显国威,绝不能出现纰漏。

不过叫朝中的文官,多数觉得难以琢磨的。

是天子的态度。

既重视此事,又忽略此事。

重视,是在于这大婚事,必须赶在正旦前举办,给人一种迫切感。

忽略,是筹办的一应事宜,都交内外有司来办,非必要天子不出面。

朱由校之所以是这般态度,就在于天子大婚,实在太繁琐了,里面牵扯到的宗法礼制诸多。

从纳采开始,要经问名、纳征、告期十数道必走的流程,而在这些流程之下,又有着诸多小流程。

另外要求在正旦前办好,是朱由校不想叫后宫之事,被外朝那帮文官,一些别有用心之辈,利用此事。

趁着时下的局势,还没有变化,把该办之事都办好,这才是大明天子,应该有的城府和心计。

然这却坑了外朝的有司官员。

天子一句话,他们跑断腿。

不过吃着大明的皇粮,拿着大明的俸禄,想啥事都不办,朱由校是绝不容忍的。

“毕卿,南卿,你们都是国之栋梁啊。”

当文华殿的诸内阁大臣,忙着商榷天子大婚,在乾清宫的东暖阁,朱由校却在召见毕自严和南居益。

“一个崇文门税关,一个仓场事,都不是什么所谓的小事。”

朱由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看向二人说道:“时下对国朝而言,最缺的就是赋税了,然大明却内忧外患。

所以在先前忽略的地方,必须要从重、从严的抓起来,前者代表着开源,后者代表着节流。”

坐在木墩上的毕自严、南居益,听闻天子所讲,那心里都生出感慨,所想的事情却是不一样的。

‘看来陛下有意借崇文门税关事,来延伸到其他钞关,确保国朝在关税征收,能有所提升啊。’

‘看来陛下是极其厌恶仓场贪腐的,不过说话却很收敛了,以节流代替贪腐,算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