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一帮废物点心。
朱由校构建的内帑经济体,皇庄和皇店,就像是两条腿,前者受内厂管辖,后者受内厂监察,此外还会有别的体系暗中监察。
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倾销,以此来为内帑创收,帮助朱由校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皇店前期的呆板发展,能尽早有所改变吧。’朱由校感慨道,‘也就是自己是大明皇帝。
能筛选合适的人选,能多砸点本钱,在维稳京畿秩序的前提下,同时培养出一批人才,希望这个时间,不要太长吧。’
“皇爷,吃些糕点吧。”
刘若愚端着瓷盘,上面摆放着各色点心,欠身道:“您这些时日,一直都在忙着处理朝政”
“知道了,陪朕走走吧。”
听着刘若愚的碎碎念,朱由校说了一句,随后站起身来,缓步朝东暖阁外走去。
刘若愚见状,忙放下手中瓷盘,欠身快步跟到自家皇爷身后。
“能为国分忧的人才,培养起来真是够难的啊。”
走出东暖阁,感受到阵阵凉意的朱由校,双眼微眯道:“好在一切做的,都还算比较及时。
刘若愚,锦衣卫那边,可有传递进宫的消息?”
“启禀皇爷,传回消息了。”
刘若愚欠身说道:“以崇文门税关为首的一众官吏,在毕侍郎的带领下,被锦衣卫展开相应审查,期间逮捕了一批贪官污吏。
毕侍郎这边,带领着从西山组建的税丁队伍,接管了崇文门税关,并亲自坐镇崇文门税关,重新厘清各项税收新规。”
朱由校微微点头,对毕自严的做事风格,是很认可的,此人是典型的务实派,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也幸好是没沾染大明官场的坏毛病,真也要和光同尘的话,那大明的财政调整,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派人告诉毕卿。”
朱由校伸手道:“崇文门税关整顿事,若所缺吏员过多,可从京畿一带,招募一批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最好是科举无望的那种。
叫他们增补到税关中做事。
明确告诉毕卿,若这些愿进来的吏员,日后表现出色者,仕途有所晋升,国朝和朕都不会忘记他们的。”
“喏!”
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大明的财政口,所设衙署太少,也太过简单,这跟大明的赋税征收,是直接进行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