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风云(1)(2)

“那这京城的百姓,包括那帮达官显贵,勋戚,官绅等等,每天要吃多少粮,多少盐,用多少布?”

朱由校继续说道:“包括各种日常所用,甚至绫罗绸缎等奢侈品,毕卿可曾细想过这些东西吗?”

“臣”

毕自严有些踌躇,一时语塞。

像天子所说的这些,他是真没多想过,都是些许的小事,为何要考虑这些呢?

‘看来古人对待商业,那态度就是贱籍贱业啊,从不重视这些。’

见毕自严这般,朱由校心里感慨起来,‘重农抑商是正道,小农经济嘛,一切以自给自足为主。

若是人人都不种地,去经商了,那粮食谁去种?凭空出现吗?这似乎并不现实。

只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跟明初时相比,已然大有不同了。

就像那些大商贾,看起来政治地位不高,排在末流,可是在地方上,都是一霸!

更别提一些商贾的背后,还站着权贵、勋戚、官绅,甚至是宗藩等特权群体啊。

眼下是有银子才是大爷的世道,种地,那就是贱民!

明明都富得流油,朝廷却不增收商税,关税等,却一眼死盯在正税上,玩命盘剥底层百姓。

这背后不无朝中文官,地方特权,有意无意的推动。’

现阶段的大明啊,就是一盘错综复杂的大棋,背后所牵扯到的利益纠纷,是难以想象的存在。

朱由校想破开这层层关系网,叫国库能充盈起来,叫底层百姓能喘口气,那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这些具体的数额,朕也没有查明,也不可能查明。”

朱由校停下脚步,看向毕自严道:“但是京城这个地界,不一样,是天子脚下,能在这里经商的人,毕卿觉得他们简单吗?”

在朱由校的眼里,一座人口快超百万,甚至已经超百万的大城,且还是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存在。

可是一年进出京城的商品,像崇文门税关,及下辖各门税关,所合计缴纳的银子,只有区区数万两。

这他娘的不是扯淡嘛!

超级大城代表着什么?

巨大的市场啊!

每天流通的银子,都不止这个数。

可为什么征收的关税,却这般少?

原因不显而易见嘛。

都叫权贵、官绅、勋戚等群体,以这种低到令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