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京察和大计(2)

怪在东林党的内部,会被一些人拿来当枪使。’

在叶向高、赵南星这些东林党人,悉数赴京任职之际,尤其是张问达这帮在朝的东林党人,在通州聚贤楼,大搞所谓的接风宴,这叫朱由校心里很不爽。

直娘贼的,这分明就是毫不顾忌啊。

不就是破了你们东林党,持续在朝崛起的势头嘛。

所以就用这种方式,来恶心朕?

不接受叶向高他们的觐见,选择此时召见杨涟,朱由校亦是带着政治目的的。

朱由校神情平静的说道:“杨卿,处置皇考国丧有功,朕有意擢杨卿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臣不过是做了本分之事。”

杨涟闻言,有些错愕,忙作揖道:“右佥都御史一职,臣愧不敢当。”

你咋能愧不敢当啊。

你要当啊。

你不当,朕如何把亓诗教这个齐党党魁,擢到都察院右都御史的位子上,怎把齐党钱梦皋,擢到右副都御使上?

现阶段除你们东林党外,在齐楚浙党等派之中,像那些小派的宣党,昆党等,都是打酱油的。

楚党和浙党,风头算是不错。

唯独这个齐党,差了些意思。

既然你们东林党,势头正盛,那就增强些齐党的势力吧,省的你们一个个,都把眼睛盯到朕的身上。

“杨卿不必说这些了。”

朱由校摆摆手道:“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这些朕还是能看到的,到时朕会以中旨明发上谕。”

见天子这般,杨涟压着心里的激动,踌躇少许,作揖行礼道:“臣叩谢天恩。”

“不过”

见杨涟应下后,朱由校故意顿了顿,开口道:“朕觉得我朝的京察和大计,总觉得有些不好的地方。”

“嗯?”

杨涟一愣,他没有想到天子好端端的,怎会提到京察和大计呢?

京察,是考核在京官员的制度,六年一次。

大计,是考核地方官员的制度,三年一次。

两者的根本目的,就是奖优惩劣,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另叫年老的光荣退休的官员考察制度。

特设此制的初衷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吧,味道慢慢的就变了,成为朝堂党争,某派用来党同伐异的重要手段。

像东林党在万历朝,曾经就被齐楚浙党等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