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公道自在人心(1)

大明奉行重农抑商的国策,且从事各行的商贾,在大明的政治层面,地位是极为低下的存在。

士农工商,更是排在最末等。

明初之际,大明治下的商贾,不准穿绫罗绸缎,子嗣不准参加科举,即便再怎么有银子,然社会地位依旧是低下的。

奉行这样的国策,也使得大明所征商税,可谓低到令人发指。

纯粹的小农经济氛围下,就大明统治阶层而言,是没错的,若是鼓励商业,人人都不去种地,都从事商业,那粮食从哪里来?

没有充沛的粮食储备,一旦形成粮荒,是会饿死人的,到时必然生出大乱,那大明的国本必然动摇。

蒙元问鼎神州的后期,各地灾情四起,生性贪婪的商贾,勾结权贵、官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或甘愿沦为附庸,放高利贷,疯狂兼并土地,这不才导致底层百姓没有活路,最终造了蒙元的反?

“大明所征收的商税,真真是低的令人发指,已经到了必须纠正的地步。”

走在这乾清宫外,朱由校眉头紧皱,轻叹道:“包括关税、茶税、矿税等税目,都必须要设法改变才行。

大明的商贾群体,绝对是最富裕的群体之一。

要么是权贵、宗藩、官绅等特权群体,控制敛财的附庸。

要么是游走黑暗层面,做着坑害大明事情的恶狼。

真正意义上的义商、儒商,那绝对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回想起这些时日,京畿治下被哄抬的粮价,这已然叫朱由校嗅到危险的气味。

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倘若是再像先前那般征税,那么大明的财政危机,只会是愈发的眼中。

届时辽东的问题严峻,国库拿不出银子,那朝中必然有人,再提摊派辽饷事,已解燃眉之急。

可是摊派辽饷事,覆盖不到官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身上,最后必然下沉到底层百姓头上。

一旦形成这种格局,到时不知会出现多少破产的自耕农,加之频生的自然灾害,享受特权的地方群体,必然疯狂兼并土地,榨干底层百姓的血!

“一步步来谋划落实吧。”

朱由校停下脚步,抬起头来,轻呼道:“想从这帮既得利益群体的碗里,去抢夺他们的美味佳肴。

那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和这帮家伙展开的斗争,并非朝夕所能见效的,先看看开设的这批皇店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