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操守底线?就是来回拉扯的(2)

“启禀皇爷。”

李永贞难掩激动,向朱由校作揖行礼道:“内阁明发上谕,颁中旨,朝堂院部寺等有司廷臣,皆奉诏!”

这怎么可能!

竟然奉诏了!?

陈奇瑜、孙传庭脸色微变,相视一眼,内心深处却涌出真正惊疑,他们都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知道了。”

朱由校神情平静,摆手道:“给内阁传朕口谕,着一应国朝栋梁,尽快赴京入职,佐朕处理朝政。”

“奴婢领旨!”

李永贞忙作揖应道,随后便恭敬的退出东暖阁,快步朝文华殿方向赶去,准备传达天子口谕。

此时的东暖阁内,很安静。

陈奇瑜和孙传庭沉默着,不知该说些什么。

“两位卿家想不通?”

朱由校见状,站起身来,边走边说道:“哪里想不通,我们君臣间,可以好好聊聊。”

“臣等愚钝。”

陈奇瑜、孙传庭相视一眼,眉头微蹙,向天子作揖行礼道。

他们想不通的地方,太多了。

虽说先前在地方上任职,然在授职之前,他们亦在朝观政,那对朝中的局势,还算有些见解的。

“这和愚钝与否,没有关系。”

朱由校微微一笑,上前搀扶起二人,说道:“两位卿家,先前心里过于高看,朝中某些文官的操守和底线了。

觉得朕初登大宝,不明朝中局势,威仪还不够,所以频颁中旨,一旦被规谏收回,对朕不利。

但是两位卿家,却忽略一点。

他们不顾国朝局势,一门心思的搞权谋算计,行党同伐异之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陈奇瑜和孙传庭,都是有大才者,是大明难遇的栋梁贤臣。

怎奈他们生不逢时,大明官场风气败坏,想做些实事吧,力挽大明危局,奈何潜规则和掣肘太多。

朱由校知晓二人之才,所以心里很爱才,从擢升进翰林院,养望,积攒晋阶资本,就是朝内阁大臣培养。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感慨道:“读书人也好,官员也罢,那心中恪守的圣贤,都是想彰显自己的主张。

怎奈大明的官场,是这样的态势。

所以他们一个个,想扬名立万的话,就要设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