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党争秘闻(2)

强。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若没皇祖父的暗中布局,依着东林党的势力和底蕴,早就在朝中强势崛起了。

可是东林党,就像是打不死一般。

两位卿家可知道,这背后又代表着什么吗?这些是朕摘录出的,你们可以先看一看,事后就全明白了。”

“臣等遵旨!”

陈奇瑜、孙传庭作揖行礼,随后便接过朱由校所递公函,带着种种的疑惑,聚在一起翻看这份公函。

‘从儿皇帝石敬瑭,拱手让出燕云十六州,开启异族问鼎北疆,汉人衣冠南渡,逐步开发南疆诸地,这就为南北之争拉开了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宋、蒙元等朝的兴盛和衰败,直到大明的崛起,使得汉人政权,再度一统神州。

只是昔日富庶的北疆,不再富庶,昔日荒凉的南疆,愈发富庶,若国朝的威仪,足以震慑天下,那反倒没有什么麻烦。

可是一旦国朝式微,整个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大明南疆各地,有着太多的士绅、大小地主等特权群体,他们掌握大量生产资料,罗织了复杂的利益关系网。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重农抑商,这使得国朝的赋税来源,主要体现在田赋上,像商税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看着脸色微变的陈奇瑜和孙传庭,暗暗感慨的朱由校,收敛心神,他想看看陈孙二人,有什么话想说。

“陛下,难道神宗皇帝征收矿税,实则是对大明有利的良策?”陈奇瑜压着内心的惊疑,看向天子说道。

“没错,就是利国利民的良策,只是却被有心之人利用了!”

朱由校眼神坚定道:“皇祖父那时太心急了,若是不谴派镇守太监,而是在国朝层面,增派新官,以国政来推行,那结果就不是这样了。

正如朕在公函里所写。

大明的多数文官,乃至是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

他们口中所讲,不与民争利。

根本就没有把大明的百姓,当做是大明的民。

在他们的眼里,他们才是民!

至于大明的百姓,就是稽首,就是生产工具,就算死掉再多,他们也不会心疼或怜悯的。”

陈奇瑜:“”

孙传庭:“”

就他们所看到的这份公函,里面所写的很多内容,彻底颠覆了他们先前的认知。

党争不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