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朕有意特设‘忠勇’,‘忠武’,‘武烈’,‘雄威’四个新军建制,但是能否赐予下去,就看之后你们的表现了。
不蒸馒头争口气。
你们也都叫朕看看,叫世人瞧瞧,我大明的健儿,是否有跟建虏八旗,在战场上亮剑拼杀的血勇!”
“忠于陛下!”
“忠于大明!”
被朱由校这番言论刺激,叫陈策、童仲揆、秦邦屏这帮将校,那一个个都神情激亢,瞪眼怒吼起来。
“好!这才是我大明的健儿,该有的气势,朕果真没看错你们!”
朱由校点头赞许道:“待辽民迁移事结束,朕会再来西山检阅军队,届时朕就看诸卿的表现了。”
言罢,朱由校一甩袍袖,便昂首朝辕门处走去,留下陈策这帮激亢的将校。
“恭送陛下!”
对身后传来的山呼,朱由校步伐不减,伸手向后摆了摆,刘若愚等随驾的太监宦官,紧随在身后。
西山开辟的格局,打开了。
剩下谋划的这些事情,就看孙承宗这帮大明英才,如何解决问题,朱由校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解决钱粮耗费了。
该提出的想法,朱由校都以公函的形式,下发到孙承宗、陈策这帮英才手中。
包括新军的操练事项,朱由校都详细的列明出来,叫陈策、童仲揆他们,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总结经验。
适合后世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大明,朱由校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叫他挑选的英才,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的摸索和整理。
从西山赶回京城,回归紫禁城,一路无言。
不出意外的,朱由校刚回到乾清宫,就知晓了昨夜自己没回宫,通政司那边,就收到不少规谏奏疏。
对这些事情,朱由校并未理会,他这位少年天子,若事事都活在文官群体的摆布下,那这大明还有救?
“皇爷!皇爷!!”
就在朱由校思索着,王象乾他们何时抵达京城,魏忠贤的声音,就在东暖阁外响起。
魏忠贤回来了,查抄内廷皇庄的那帮家贼硕鼠,行动结束了?
朱由校双眼微眯起来。
“奴婢拜见皇爷!”
难掩激动的魏忠贤,来到东暖阁内,便作揖行礼道。
“起来吧。”
朱由校手指敲击着龙案,看着魏忠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