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辽民问题(2)

看来是起了作用。

不错。

内阁稳下来,那很多事情都好办了。

等等,这是!

本心情不错的朱由校,当看见手里的奏疏内容,眉头紧蹙起来。

“辽民安置?”

朱由校囔囔说道:“这内阁票拟的意见,简直是狗屁不通,方从哲他们,一个个都是怎么想的!”

本禀明情况的魏忠贤,立时闭住了嘴,低首而立,不敢多言。

“魏伴伴,你去文华殿一趟,叫方从哲他们,即刻来乾清宫见朕!”摔下手中奏疏,朱由校皱眉喝道。

“喏!”

魏忠贤身体微颤,忙低首应道,随后便退出东暖阁,即刻朝文华殿方向赶去。

现在的这个内阁班底,还是太保守,太迂腐了。

从辽前逃进关内的辽民,竟这般被动的处置,若继续这样下去,那这数十万辽民,必将成为流民!

朱由校现在的心情很差。

接手大明朝政后,也伴随着诸多的麻烦和问题,就如潮水般,开始向他这个少年天子涌来。

自萨尔浒之战惨败,这逃难进关内的辽民,就日益增多,针对这一方面,大明表现得极为消极。

而随着沈阳、辽阳等地,整个辽南地区,逐一被建虏攻陷后,那逃难进关内的辽民数量,几近突破百万众。

虽说现在上述之地,依旧控制在大明手中,但谈奴色变的风潮下,依旧阻挡不住,大批辽民逃离辽东。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朱由校沉着脸,心里暗暗道:‘解决不好的话,就是整个北直隶的负担,可若是解决好了,能变成自己的助力。’

“臣等拜见陛下!”

匆匆赶来的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向天子拱手作揖道。

“这份关于辽民的安置问题,是你三人共同票拟决定的?”朱由校站起身来,拿起那份奏疏,皱眉道。

“是”

方从哲三人,相视一眼,点头应道。

“驱逐辽民归辽,不准逗留永平府等地。”朱由校瞪着眼,看向方从哲他们,沉声道:“亏你们能想出这样的法子。

朕问问你们,这些逃难进关内的辽民,为何背井离乡,抛家舍业,也要离开世代生存的辽东?

朕问问你们,若非是对国朝戍守辽前的军队失望,惧怕肆虐的建虏八旗,他们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