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锦衣卫抄家(2)

但他却不敢有丝毫耽搁。

透过天子的语气,骆养性感受到即刻着办的态度。

他敢耽搁时辰,误了天子的事情,那他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此人是谁,竟敢这般跋扈,连宫禁规矩都不遵守,哼,新君御极登基,这有些大汉将军,都愈发不懂规矩了。”

“没错!必须要弹劾他,倘若我等对此视而不见,那大明国威何在,天子威仪何在。”

在骆养性跑过午门城门楼子时,出入的一些文官,尤其是科道的言官御史,瞧见此幕后,颇有世风日下之感。

大明的言官御史,风评弹劾,根本无需寻找任何证据和理由,只要是听到了,哪怕是编纂的,都能拿来弹劾。

原本风评弹劾,是为规谏君王,警告朝中大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党争的出现,使得味道都彻底变了。

若是红丸案一事,没有被朱由校掌控,并移交御马监督办。

那围绕煽动追查红丸案的舆情,就将一步步变强,在舆情达到顶峰之际,朝中的东林党人,就该借此弹劾内阁首辅方从哲了。

有趣的是在做这些事情前,东林党在朝亦完成调整。

原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会被举荐出任吏部尚书。

邹元标接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大明第一部被东林党把持住。

而围绕内阁首辅方从哲的攻势,则是为彻底拿下内阁。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合理合法的流程下完成的。

一个内阁,一个吏部,悉数落到东林党手中,那不管是政策方面,还是晋升方面,都占据主动权了。

齐楚浙党的位子,能稳?

楚党巨擘熊廷弼,滚出辽东吧!

刷声望的辽东,还是叫东林党人,或亲近东林党的去吧。

只可惜朱由校的横插一杠,导致这些有序的谋划,被打乱了,朱由校不上朝,是有原因的。

礼部尚书孙如游,尚在任上。

东林党人的举荐,尚未发威。

大明朝堂的斗争,往往就是这般快,一步错,步步错,历史上标注的错误,朱由校绝不会再犯。

“父亲!天子口谕”

满头大汗的骆养性,哼哧着,跑到锦衣卫衙署,叉腰喘着粗气,就大喊起来。

这锦衣卫衙署进出之人,无不侧目过来。

“在天子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