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巡视京营(2)

朱由校早就谋定的。

张维贤提督京营戎政,虽说在三大营这边,握着的权柄不小了,但想顺利推行汰兵减饷事,那还需要自己的支持才行。

“回禀陛下,臣以为辽东那边,大明所存优势已然不多。”

孙承宗思索片刻,拱手作揖道:“自萨尔浒兵败后,大明在辽东就暴露出诸多问题,武备松弛,卫所糜烂,谈奴色变,加之国朝这边,常有拖欠粮饷事,导致戍守辽东的大军,整体对战”

听着孙承宗所讲的这些情况,朱由校还是比较满意的,对答复的内容,相对来讲比较中肯,指出了大明在辽东那边,所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客军援辽一项,朝廷不想承受负担,想叫辽东自理,这使得客军在辽东的境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好。

“那么孙卿觉得,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如何?”

朱由校想了想,看向孙承宗说道:“目下辽东的局势,朕了解的不多,但也知建虏以下克上之心猖獗。

抚顺、铁岭等辽地要镇,被老奴率部攻陷,那沈阳、辽阳等重镇,就暴露在建虏的兵锋之下。

就目前的态势而言,若是建虏集结精锐之师,欲攻打失去屏障的沈阳、辽阳,你觉得大明能稳住辽前局势吗?”

“”

孙承宗沉默了,似这件事情,他先前也曾多次想过,但从萨尔浒兵败后,大明精锐损失惨重,想守住失去屏障的沈阳、辽阳等要镇,对大明而言不易。

想挡住建虏的迅猛攻势,那国朝必须给予绝对的支持,否则就糜烂的辽前局势,断无可能守住沈阳、辽阳两地。

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孙承宗用委婉的方式,向朱由校讲了出来。

“走吧,随朕出宫,巡视京营吧。”

朱由校听后没说其他,踩着丹陛,便朝停放的龙辇走去,准备去午门那边,换乘銮驾出宫。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敲断了大明勋戚的脊梁,导致大明政坛上,形成文武失衡的政治生态。

那么萨尔浒兵败,敲断了大明在辽东的脊梁,导致大明在之后数年间,被猖獗的建虏一直按在地上摩擦。

这间接导致大明的财政,多数都倾斜到辽东战场上,可这非但没有解决建虏之患,相反还养肥了两大群体。

一个就是建虏八旗。

一个就是辽东将门!

对于朱由校来讲,在朝堂没有掌控之前,辽东那边,绝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