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自己反自己?
他说这番话,也只是想提醒夫子,莫要让世间的风雨淋湿了自己的衣衫。
毕竟在他看来无论是夫子还是张良府上的神秘老人,未来的脚步都不可能止步于这方世界。
既然都要离开,又何必理会这世间的风雨?
夫子这回沉默了良久,只到捧在手里的灵茶变凉,才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静静地说道:“若是真有那一日的到来,便是书院也只能应天顺道,按照君王的意识去教导书院的孩子们。”
李修元闻言淡淡地笑了起来。
看着夫子笑了笑,轻声说道:“我曾经学过佛法,可能大秦的佛法还没有昌盛,但我可以跟夫子讨论一二。”
夫子闻言大喜,抚掌笑道:“说来听听。”
李修元为夫子添上热茶,继续说道:“在下打个比方,且将夫子的儒道比做道,将佛法比做法。”
大道三千,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
佛说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
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无极法门。
此之法门,为三界无上良药,为百千种人除八万四千尘劳也。
而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能根治八万四千烦恼,度无极者,度生死流,无有穷极也。
而道与法只能存乎于天地之间,若是大道三千存于人心,存于庙堂,那么数十年、上百年、以至千万年之后。
后人于修行中会不会出现偏差,正如佛法有一云:“不可说也。”道也是如此。
若是道能传承,会不会夫子之道于十,我学之八九,传之小黑七八,小黑再传之后世之人四五?
在下以为,大道无形,只能感悟于天地之间,而不能于师徒间口口相传,否则岂不是道越传越薄,路越走越窄?
所以,在下以为,难道历代君王毁去的道,便真的毁灭了吗?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又岂是君王所能左右乎?
佛法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说得便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佛法都是虚假的,就像不可说一样,因为只要说得出来的道理,便会存在十人有十人的理解,跟不同的道理。
道亦如此,能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