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5)

洛成有些无奈的摇摇头,所有的君主都想要乾纲独断,总觉得依靠别人就要分权。

有的成功了,握住了更大的权力,有的失败了,身死国灭的都有,荒王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他不希望借助畿外诸侯的力量来打击畿内诸侯,而是要自己动手。

结果最后被畿内诸侯暗中主导的暴动推下台。

宣王前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暂时的兴盛。

后期想要踢开帮助他夺权的诸侯,于是就败亡了。

申国君主的确想要借助自己女儿王后的身份,来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在洛成看来,这是非常合理的行为。

申国付出了代价,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

邦周本就是天下诸侯一起打下来的,诸侯们既不敢僭越称王,又没有推翻姬姓王室统治的力量。

他们想要在体系下捞好处,天子应该高兴,毕竟这个体系他是最大的获利者。

天子只要稳坐钓鱼台,用高位来赐予那些显赫一时的畿外诸侯,平衡那些畿内公卿贵族,掌权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况且,申侯是王畿的西北屏障,与犬戎一些部落之间的沟通全权由申侯负责,维持与申国的良好关系,对王畿的安危很重要。

宣王看到这一点,所以为姬涅选择了申侯的嫡女作为王后,但是姬涅居然想要破坏。

“首先共同的敌人,征讨犬戎,这是邦周的大义。

稳住申侯,联合外戚申侯、齐侯对抗畿内公卿贵族,齐侯国土遥远所以要让齐侯对抗申侯,联合晋侯保证局势稳定,不至于刀兵相见,还不够……”

洛成开始思索引入新的政治力量,以及利益之间的置换。

他不太在乎畿外诸侯在王畿之中获得力量,洛氏考虑问题向来以几十上百年计算。

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庞大的氏族支撑,畿外诸侯执政的权势最终一定会失去。

洛氏连续七代传承的三公之位,经过时间的消磨,也在洛临时期失去了。

“嗯?”

望着竹简上的信息,洛成本来有些从容的脸上,渐渐严肃起来,竹简上面记载了这几年之间发生在丰镐之间的天灾。

从一条条的记录中,仿佛上天已经不眷顾邦周一样,从姬涅即位起,镐京陆陆续续的发生了很多的自然灾害。

“天灾!”

无数严重的天灾在十几年内集中发生,最严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