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总是低着头,不愿意跟他言语,邹衍便跟展聊了起来,两人居然还聊的来,展认为天时是农桑的一个重要条件,邹衍也是如此认为的,他认为天时影响着一切...当这些人都坐下来之后,赵括方才开始了与他们的辩论。
最先开口的就是燕国的道家,这是一位老者,据说,他跟秦国如今的国相,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抬起头来,感慨道:“您评点了所有的学派,却唯独没有谈论道家,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呢?”
“敢问您是?”
“百姓认可的平等才幸福,人们想要没有徭役租赋负担的社会,诸侯们压榨百姓,不给予百姓们所想要的平等,若是没有统治者,或许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位一开口,赵括就知道他是什么学派的了,道家之内当然也有很多的派系,这位显然是属于老庄学说里的一支,被称为异端的“无君无父”的“畜生”。
赵括认真的听着他讲述人与人的平等关系,讲述着平等认知基础上的发展,公孙龙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公孙龙也讲平等,可他讲述的平等远没有这位彻底,这位是追求的是没有统治者的社会...赵括越听越是惊讶,这是要打倒剥削阶级??正如墨家不只是匠人,道家也不全是避世,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的看法。
赵括有些惊喜的说道:“我认为,您说的很对,可是,想要实现这一点,却很困难,您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您想要实现平等,难道没有了君主就是平等吗?人与人的财富不同,人与人的知识不同,您想要让百姓来自己做主,那起码需要让百姓们都能有知识,推行普遍的教育...”
“您不能忽略社会生产力...可是您所说的这些,在很久很久之后,是一定会实现的...”
赵括认真的讲述了起来,这让这位道家的学者非常的吃惊,因为他习惯了谩骂,他的学说,是非常不受待见的,比名家还要不受待见,儒者遇到他们,肯定就是一场厮杀,就是那些从燕国一同赶来的儒者,也在知道他的身份之后,便不与他们交谈,认为人与牲畜不能交谈。
他没有想到,赵括居然会认可他的理念,甚至还认真的为他分析可能性。
道家的这位学者,似乎有些明白,马服君会受到如此尊崇的原因了,他便在人人平等,百姓没有君主这两个问题上跟赵括聊了起来,赵括只是觉得,这个时代的学说太过超前...实在太超前了,难怪这些学说在后世里消亡,甚至都找不到完整的书籍,还会遭遇到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