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他脑海中。
其实魔教之中,想走正道的,绝对占了七成,这里面很多当然不是好人,他们类似于吃饱了,成了富家翁,就想过安稳日子,所以南宫室的改革,绝对是符合他们利益的。
谁也不想成天被人有借口光明正大地上门除魔。
这些人类似于水浒传中那些被迫落草的人,想招安的人。
比如卢俊义,柴进
文夏仁思考之后,一路乘舟骑马,来到了南边的鹭州,鹭州是魔教最大的分舵。
因为这里有着魔教最大的生意:私盐生意。
说实话,贩卖私盐,在封建社会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前提是抗过官府追剿和各路绿林的追杀。
而这恰恰是魔教的强项,也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为魔教的原因。
在文夏仁看来,贩卖私盐生意不伤天害理,而且有助于解决解决民生问题。
至于说朝廷会流失税银,得了吧,不贩卖私盐,那些银子也被当地豪强地主和盐商给瓜分了,朝廷也分不到一口。
贩卖私盐好歹给百姓一口活路。
当文夏仁来到鹭州,只见地处交通要道,属于三水汇集之处。
到处都是人烟,石板路,茅竹房鳞次栉比。
大包小包的私盐,就在各处码头上,公开贩卖。
这也就是朝廷管不了,朝廷不是无敌的,想要管是靠一个个具体衙门去做。
衙门的人不怕死啊?
所以朝廷是没法管的。
文夏仁想了想,走到一处最大的码头,只见一处大货栈,正在那里繁忙地装运着食盐,将食盐分发到各处货船上。
他刚刚要向货栈走去,就见一群江湖人士,同样向那处大货栈走去。
对方人数众多,近乎上百人,个个刀剑齐全,还有不少人身披锁子甲。
这就不一般了,朝廷能忍耐江湖人耍刀弄剑,但绝对不容许铠甲随意流传。
一副铠甲就相当于二十年的横练功。
他站住脚步,仔细看去,只见为首的是两人,一僧一道打扮。
“魔教贩卖私盐,伤天害理,人人得而诛之。”那道人高声喊道,“让你们的舵主出来!”
他话音刚落,货栈中已经奔出两排持着长枪短刀的劲装汉子,然后从中走出一个壮汉。
对方身高八尺,目似铜铃,一看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