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分身乏术(2)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安装最新版。

至于那一万降卒,反而是细枝末节。

“此外,傅侯还提议再于淮南征召两军,日后用以江南平乱,以及平乱之后镇守,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臣以为可。”

“臣附议。”

傅津川的这个提议倒是没什么人反对。

毕竟现在整个淮南道原本该有五军,安州都督府节制两军,扬州都督府节制三军。

但目前是安州都督府麾下的两军在江南被打残了,余众不足万人,扬州都督节制的三军也有很大的损失,在征召两军,参与后续戡乱,并且主要目的是要等着平乱之后,留镇江南。

江南目前尚未全部光复,就算是光复了以后,也需要驻守重兵以防再度生乱。

让淮南籍兵士,驻守江南,则可以最大程度的斩断江南世族对于军中的影响,也不用这些淮南籍士卒会被裹挟生乱,因为他们的家小可都在江北。

同时也不会因为思乡而闹事生乱,因为就在一江之隔。

其实作为淮南经略使的刘景明是有些担心募兵太多,会导致淮南诸州的缺少丁壮从而导致天赋减少。

毕竟当兵吃粮是不用缴纳赋税的。

不过眼下毕竟是战时,一切事务都得为平叛让路。

只有尽快平定乱局,恢复秩序,才能让各地的百姓安居乐业,从而朝廷也可以少收些税赋。

随后则是寿州之战立功将士的请功名录,这个没什么可商议的,没人敢乱在这上面说话。

毕竟之前可是有边军士卒立功之后,朝廷这边有宰相质疑斩首数目夸大,主张派人核查,结果差点闹出兵变了。

最后以宰相去职,边军厚赐才平息了事态。

不过当时的宣宗皇帝在事后也是狠狠敲打了一些领兵的勋贵们,此后领兵的将帅上报军功,也都尽量不虚报,或者少虚报。

比如敌军一万,你报个全歼敌军,斩首一万二,这就有点过分了不是?

而如傅津川这种,基本按照实数上报,只是为了方便计算凑个整的,都被认为是合理的范畴。

寿州吴逆这一路的战事处理的差不多了,紧接着就是程锦堂所督领的荆楚战事。

这一路战事,总得来说就是一言难尽。

战事上没什么大的失利,最多也就是丢了一些县城,等官军过去了马上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