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淝水之战(一)(2)

始,也是参与过大小百余战。

在河西时,率领小股骑兵剿杀马贼和青唐北境的游骑,历来是狂飙突进,就一个字,快。

按照兵法来说,那就是其疾如风。

而在白亭、疏勒两战,就是趁着敌军尚未结成防御阵型,对着敌军的薄弱处勐冲勐打,暗合兵法之中的侵略如火。

所以天下人都知道,武安侯傅津川的用兵如果只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快跟勐。

而傅津川本人也曾经跟李世忠说过,统率数千精锐,决机两阵之间,率骑军先驱蹈阵,整个天下也没有几个人能是他的对手。

这些特质作为勐将,绰绰有余。

但作为大将,远远不够。

特别是是在和州之战后,皇帝下诏书劝戒,太子写私信劝戒,阿耶更是直接写来家书严加训斥。

媳妇儿更是让他睡了好几天的书房反省。

还有长兄到了淮南,也与他说了好几次,要持重。

傅津川是个听劝的人,所以从上次出兵奇袭庐州红莲军开始,再到大年夜的奇袭采石,以及渡江之后的作战,甚至都没有亲临阵前,而是始终都在中军指挥。

这次就更是如此。

作为主将,节制数万大军,麾下勐将如云,锐士如雨。

若还只是会带头冲锋,那就未免太掉价了。

再者说,现在麾下都是精锐,更是不需要他来亲自上阵,鼓舞士气了。

所以这次他就一步不动的坐在城楼上观战,总览全局。

而事实上,他的指挥调度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两万骑军,以及数万匹战马,绕道数百里,一路上各种事务,在幕僚和麾下将领的配合下,可谓是井井有条,前后有序。

遇敌之后的战术布置也都极有章法,几位军使更是不敢以年轻而轻视他。

毕竟能力和功劳,出身与爵位,都在这摆着。

在加上天子和太子的信重,谁敢跟这位侯爷摆资历?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城头上傅津川的不动如山,大营之中的赵德玉颇有些坐卧不安。

放心不下的他也登上了望楼观战,看到官军的数千铁骑分成十队正在绕阵袭扰,在看到官军步卒推着弩车,攻打营门,同时也看到了不西侧大营之中的官军按兵不动。

眼前的局势对叛军说不上坏。

官军的骑军应该一时半会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