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而是按照既定方略行军。
每日八十里,三日后六安光复。
大军继续向南进发,霍山之敌再度弃城而走。
连续弃城不与官军交战,但红莲的“义军”运走了城中不少粮秣,未能运走的则命城中百姓自取。
于是这两城的粮仓都空了。
从霍山县到天柱山的道路上,到处都是人。男女老幼都有,他们有的推着车,有的牵着驴,还有的背着一口锅,左边抱着孩子右边揽着一支鹅。
红莲道在此地原先藏匿的六千精锐,其中很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士,因此官军来到之后这些人自然要带着家卷迁移的。
而这样的行军速度自然是快不起来。
好在庞知古在方蛟坚持要与傅津川周旋的时候,也坚持让一些部众家卷开始往天柱山行走。
“这次是我想差了,不然这不必走的这么匆忙,浪费了好几天时间。”
庞知古听了方蛟的话之后安抚道:“元帅其实并没有想差,不过料敌从宽,即便能击败傅津川一阵,可朝廷的大军已经到了淮南,那江淮之间留给我们活动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转进荆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方蛟点点头道:“庞先生说的是。”
两人走步行在千万人之中,除了手里没什么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多时后面一个扎着红色头巾身穿灰布衣服的骑士高呼,“元帅何在?军师何在?”
“我有军情!”
方蛟听后来到道边,骑士下马道:“元帅,军师,后面的打听的消息回来了,庐江和舒城都已经陷落,现在庐江方向的官军正朝霍山方向赶来,北面朝廷大军也来了,明天就能到霍山城。”
方蛟听闻道:“他娘的,追的到是紧!现在怎么办庞先生?”
庞知古叹道:“为今之计只能是加快脚步,赶到天柱山,在天柱山立营,留下一部倚仗地势险要,阻挡朝廷官军,其余各部继续向蕲州转进。”
一改往日作风的傅津川,甚至落在了贺拔旭的后头。
贺拔旭率军在十日内,步骑配合,狂飙突进,连续收复了舒城和庐江,随后又先主力一部赶到了霍山。
也是因为早先错过了庐州之战,这次分兵而进自然是不甘人后。
而方蛟在起事之时攻下舒城和庐江之后,就把这两座城交给淮南的几个大盗占据。
这些盗匪往日最多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