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投入,涌向更大的市场才是眼下持续缓解大明白银紧缩危机的运作方法。
放水得有人放,消费得有人消费。
还有后续的货币改革也是一样,都需要有一批和朝廷站在一边的人支持。
皇店可以消费,那么朱由检就只需要创造消费的人就行了。
十四万毕业的学子里,朱由检只需要三分之一不到的人成为教习,而剩下的人,他需要继续投入官场,矿课司,以及银行。
“你去传李长庚来一下。”
朱由检了解了一下今年毕业的燕山学子人数后,便让陆文昭去传董李长庚。
如果说整个大明有谁最能理解朱由检的理财手段,那么董应举和沉廷扬、毕自严、李长庚四人应该就是最了解的四人。
只是这四人里,毕自严需要顾及的太多,董应举太老迈,沉廷扬又暂时无法从旧港脱身,那么朱由检唯一能用的便只有李长庚了。
当然,最重要得还是李长庚私下并不结党,哪怕明面上因为议事,他需要和顾秉谦、毕自严在一起,但私底下他还是很懂得闭门谢客的道理。
银行的事情,必须得李长庚来做。
朱由检想到这里,默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而陆文昭也退下去让人去传李长庚。
李长庚负责盐课司,事物也比较繁忙,因此朱由检足足等了半个时辰,随后才见到他姗姗来迟的模样。
虽说李长庚比起董应举和毕自严年轻,但实际上李长庚也五十有七了。
走到凉亭面前,在他作揖时,朱由检可以清晰看到他额头留下来的热汗。
“坐吧”
朱由检抬手示意李长庚入座,并动手给他沏了一杯茶。
李长庚来的确实急促,因此以指叩首表示感谢后,便端起茶杯浅浅抿了一口。
若不是茶水太烫,恐怕他能一口气喝完一杯。
瞧着他的模样,朱由检没有着急说事,而是与他叙了叙旧,随后才说起银行的事情。
他将自己对银行的理解全盘说出,当然这其中的理解都是基础的储蓄、贷款、借调行为,并没有提及国债,股票等等东西。
因此李长庚听了之后抚了抚须,随后才开口道:
“殿下是想弄出银行来取代火耗?”
“这是一个想法,还有其他的想法,就是用来发行新币。”朱由检说完,便一直打量李长庚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