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2)

而这个小小闭气套的成本是八钱银子。

由于锰钢研究进展,因此该枪还配备了一把一尺三寸的三棱刺刀,枪长加上刺刀,最后的高度是五尺八寸,约一百八十六厘米。

总的来说,在不考虑制造时间,工匠精力,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它将是一款很好的迭代兵器。

拥有了它,一万明军就能轻松的横扫欧亚大陆。

但问题也来了,它的造价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时间。

“如果朝廷要量产他,以眼下工匠的水平,你认为一年能产出多少支?”

朱由检看了一眼数据,合上后询问毕懋康,而毕懋康也直言不讳道:

“以眼下工匠的水平,一年最多能产出五百支。”

“在第四版蒸汽机制造出来,并加入军械局参与生产前,第三版蒸汽机和工匠联手的结果只能是这样的产量。”

“欧洲人的技术,有可能仿制吗?”朱由检问出了关键点,但毕懋康摇了摇头:

“绝无可能,他们的治金和冶铁技术达不到,不仅仅是他们,便是大明民间的工匠都仿制不出来。”

“军备院花了十几万两银子才手工制造出来它,若是这么轻松就被仿制,那下官等人恐怕合该身死。”

毕懋康的话给了朱由检自信,而他也对人群中的王徵询问道:

“第四版蒸汽机还需要多久?如果第四版蒸汽机出来,这火枪的产量能提高到多少?”

“回殿下”王徵作揖回礼,紧接着盘算开口道:

“第四版蒸汽机还需要解决锅炉的压力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反复试验,何时能研究出来,下官不敢随意开口。”

“只不过,若是第四版蒸汽机研制出来,火枪的产量能翻十倍,因为第四版蒸汽机的动力,足够代替许多只有工匠才能做的事情,成本能下降三到五倍。”

“不仅如此,若是第四版蒸汽机动力足够,那完全可以让工匠做精密的步骤,粗略的步骤交给机器。”

“一旦车床的课题再突破,产量提高几十倍也不奇怪。”

“几十倍”朱由检略微皱眉,这样的产量显然还是无法满足他。

不过仔细想想,一年几万支后装火枪,这样的速度已经不慢了,而且工匠可以现在就进行培养。

“工匠的培养要加快速度,争取在第四版蒸汽机出现前,保证南北两个军械局可以同时生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