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便是只有大明和暹罗这两个地方。
毕竟硝石是制作火药的必要原料,作为舶来品的硝石,无论是外交往来,还是军事冲突,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织田信长之所以能大规模的使用火器,也是因为他从堺港这种国际贸易港获得了大量硝石的缘故。
因此在日本,只要控制了堺港,在火器应用上就有着格外的优势。
只是随着“明日”开战,大明在朱由检的一纸令旨下,几乎断绝了所有对日海上硝石贸易。
也正因此,北方的德川家光等人此刻只能防守,毫无反击余地。
眼下的他们只能依托本岛中部,北部地区的土法来收集硝石,但即便如此,硝石的数量依旧稀少。
硝石的稀少,导致的便是火药的严重不足。
如果不是明军忙于吃下本州岛南部和九州岛、四国岛的话,江户城已然被攻破了。
眼下卢剑星说解决硝石问题,实际上也是帮颜思齐等人解决火药问题。
五十万斤硝石,最少可以制作出三百万斤火药。
这些火药,几乎是万历时期,兵仗局三年的产出了。
不过在朱由检改制后,大明两京和五军都督府都各自有一个军械分局,火药分局。
五军都督府的火药产量是规定在三十万斤到五十万斤之间,而北京两大火药局则是产量固定在五百万到一千万斤之间,南京的火药局则是限定在七百万斤以内。
这并不是说大明的火药产量只能达到这种程度,而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哪怕是两京三大火药局,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火药限量,也是因为要负责供应皇店的鞭炮销售。
大明民间的火药需求一直不低,去岁更是售出了一千二百多万斤。
要知道五军都督府去年征战安南,防御边疆的消耗,也就花了四百万斤火药。
如果非要对比,那每年的正旦节夜晚,大明百姓所花费的火药,都足够大明打上好几次安南了。
不过,皇店贩卖烟花鞭炮,每年也是能获利几十万两。
大明对火药上的财大气粗,是所有国家都难以想象的。
卢剑星也听闻了小西洋监察使司在将硝石定性为可销售商品后,上百万斤硝石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被欧洲商人抢购一空。
“就是不知道能赚多少”
卢剑星有些心痒痒,他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