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筹备南征(6)

套之役结束调整后,只有五十个营。

第二是因为北军都督府交通不便,不管是南下还是乘船都太远。

相比较之下、西军都督府和南军都督府,甚至需要防守建虏的东军都督府都方便许多。

西军都督府可以在拿下安南后,直接乘红河前往南海,而南军都督府和东军都督府有漫长的海岸线。

上百亲王、郡王,他们如果要扎根在海外,那需要租借的兵马就多了。

加上南军都督府如果解决了安南、南掌和占婆,直接就接壤暹罗、甘孛智和东吁。

到时候除了接壤不足五百里的东吁需要南军都督府防守外,剩余地方都不太需要的五十多个拱卫营的数量。

这种时候抽调三十个拱卫营守卫旧港、交趾和南掌就足够,剩余的二十多个拱卫营都可以调拨出去。

朱由检也不打算按照人头来计算了,而是准备统一给出一口价。

“请一营拱卫营,一年二十万两银子,一哨四万两,战死一人藩王发抚恤银二百两。”

朱由检对着毕自严开口,而毕自严算了算,这么一来价格就有些偏高了。

别的不说、单单战死一人二百两的抚恤银,看似不多,但对于一些郡王来说,如果战死了上百个士卒,那就需要支付两万两银子的抚恤银。

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承受之痛,并且也根本拿不出来。

“抚恤银……有些多了。”毕自严硬着头皮开口:

“如果抚恤银这么制定,恐怕许多郡王都拿不出这笔银子。”

“郡王确实拿不出来,他们手中少者只有几万两,多者也不过三四十万两银子。”朱由检侃侃而谈:

“不过、他们银子不够,当地的土人手里可是有很多。”

“只要他们想,始终有银子和黄金在等着他们。”

朱由检这话算是说的很直白了,就是鼓励弱小的郡王赶苗拓业。

对于毕自严这种人来说,朱由检的这种观点他并不认可,但他也知道,他的不认可并不能做出什么改变。

“这点,下官会和诸藩们说清楚的……”毕自严做出了回应,而朱由检则是继续道:

“迁移百姓的银子,还是按照十两银子的标准。”

“下官知道了。”毕自严有些不太想谈这件事情,而朱由检也能看出来。

对于毕自严的抵触,他并不奇怪,明代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