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 齐王监国(4)

了龙案上,轻声开口道:

“这是我特意熬煮的燕窝,齐王弟可以品尝下。”

“劳烦殿下了。”朱由检有些汗颜,而张嫣则是在放下木盘后,便回了一礼,继续道:

“齐王弟慢用,内廷还有些事情,我就先退下了。”

“殿下慢走。”朱由检回了一礼,不过张嫣刚转身一般,迟疑了一下,又转身对朱由检道:

“虽然齐王弟年纪尚幼,但万岁不在的话,监国还是去东宫比较好……”

文字是冰冷的,但话语却有温度,加上表情就可以缓解大部分矛盾。

眼下的张嫣,黛眉微微皱起,却不是嫌弃厌恶,而是担心担忧。

显然、她也知道外廷弹劾自家小叔子弹劾的有些频繁,如果眼下自家万岁不在,那么免不了会传出一些流言蜚语。

说白了、朱由检也不小了,前几天才过了十二岁生日,已经算半大小子了。

因此、在张嫣这么一说的时候,朱由检就警觉了起来,连忙作揖道:

“殿下所言甚是,这次主要还是不知皇兄离去,孤会注意的。”

“齐王弟趁热赶紧喝了吧,我就不再叨扰了。”张嫣见劝谏起了效果,也微微躬身回了一礼,随后带人退下了。

至于朱由检,他则是看了一眼乾清宫,便背负双手在背后,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门口的刘若愚见状,连忙作揖道:“殿下这是要去哪?”

“这里不自在、回我的勖勤宫去。”朱由检吧唧了一下嘴,说罢就要往勖勤宫走。

刘若愚见状,一边派人去通知王体乾,把奏疏送往勖勤宫,一边叫人驱来车辇。

朱由检走出乾清宫门,随即就上了车辇,倒是可怜了陆文昭,才跑过来乾清宫,就又得带人跑回勖勤宫去。

只是当车辇刚刚从后左门走出,绕道来到东宫前面的金水桥时,远处的文华殿已经有不少官员眺望向了这边。

“岂有此理!哪有这样的道理?!”

咆哮声在文华殿内响起,已经被贬为翰林院编撰的高攀龙大声道:

“哪怕万岁受了风寒,但监国这种事情,总需要和内阁商量一下吧?”

“现在连内阁都越过了,直接下旨,那内阁还有什么作用?”

偏殿内,高攀龙咆哮着,而殿中的内阁、六部、六科等四十多名文臣紧皱着眉头,显然对皇帝的此举不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